由中国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共同主办的首届“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将于9月11日至13日在广东美术馆举行。来自亚洲各国美术馆、艺术机构及部分欧美著名艺术博物馆的近80位馆长及资深策展人将就亚洲艺术发展问题展开对话。这是亚洲美术馆界在中国本土面向世界的首次集体发声,参会代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提交议题的学术质量,充分显示出本次论坛代表了亚洲策展的最高学术水平。
此论坛得到文化部的大力支持并将其列为“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的子项目,视之为“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在亚洲美术策展方面的细化和专业延伸。本次论坛以文化部外联局、艺术司与广东省文化厅为指导单位,以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和《美术》杂志为支持单位。这是中国针对亚洲艺术发展趋势,面向世界在高层次场合发出的主导性声音,是自身对全球焦点的思考与回应,也体现了中国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的国际学术视野。
据主办方之一广东美术馆称,英国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堪称全球美术馆标杆的机构也应邀前来参会。与会嘉宾心中近年来关于亚洲问题最好的展览策划构想已汇集至广东美术馆。来自世界各地的策展提案、文本、现场记录以及与艺术家往来的书信等文献将形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案例展,伴随论坛一起揭开神秘面纱。
论坛将以“亚洲意识与亚洲经验”为议题,讨论环节包括“提案报告”和“专题圆桌会议”,还将同期举办“回到亚洲·亚欧美术策展案例展”,呈现亚欧美策展人及美术机构的策展实践。可以期待,该论坛将会成为亚洲艺术生态确立新规则的起点。
家门口看世界,世界顶级美术馆首次中国对话
本次与会代表分别来自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亚洲其他国家和众多国际著名美术馆。包括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日本现代艺术博物馆、新加坡国立美术馆、印度国立现代艺术馆、菲律宾国家博物馆、哈萨克斯坦首都艺术馆等。一些西亚、南亚、中亚等此前鲜与中国有艺术往来的国家,也派出重要馆长或策展人出席此次论坛;来自欧美的一批国际著名博物馆也破天荒地派出约15位著名馆长或策展人参会,英国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oMA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柏林国家博物馆、意大利博尔盖塞美术馆、法国赛尔努奇博物馆等堪称全球美术馆标杆的机构也应邀前来。
这些亚洲和欧美的策展精英、知名美术馆馆长将首聚广东美术馆,形成高端思想碰撞,从亚洲本身出发,探求大国际视野下亚洲本土的策展意识、亚洲艺术的现状与未来以及今后各国的合作。这表明亚洲问题已经超越地域,成为全球性问题。
“亚洲美术策展人论坛”无疑是今年全球最重要的艺术论坛之一,它已远远突破了“亚洲人看亚洲”的单一视角,首次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世界看亚洲”的视野。而国际顶级美术馆馆长和策展人的艺术成果通过案例展的方式呈现出来,则使艺术向大众敞开神秘之门。不仅有助于各国策展人进行更直观的交流,引发文化学者在社会学和文化学层面的思考,更使得普通公众在家门口就可以领略世界各国文化,分享不同的文化观点和思维。这场视觉文化盛宴是主办方践行文化惠民理念的举措。
比利时驻广州总领事说:“今年9月11日至13日将是一个伟大的时刻,世界艺术风暴的中心就在中国!”此次盛事将通过对话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信任与合作,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探讨各国在资源共享方面的可能性,打开亚洲走向世界的大门。
亚洲视角,探索本土策展意识
当下,亚洲经济的快速崛起为亚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世界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渐转移。亚洲问题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进入了全球的视野。
从“亚洲人看亚洲”到“欧美人看亚洲”,再到“世界看亚洲”,是此次论坛的思想路径。此次论坛以“亚洲意识与亚洲经验”为议题,由论坛和案例展两部分构成。论坛环节分为“提案演讲”和“专题圆桌会议”。
提案演讲包括“亚洲艺术的传统性和当代身份”“亚洲视觉”“博物馆展览策划思路与经验”、“博物馆藏品和展览的关系”等内容。菲律宾国家博物馆馆长助理安娜· 拉布拉多博士带来《当代艺术中创造亚洲传统:地区差别之代表》的报告,反思产生“东方化”刻板模式的原因,倡导亚洲艺术家应超越划分身份的固有藩篱。伦敦大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教授莎拉·乔治娜·威尔逊带来题为《当代艺术与悠长历史·马尔罗、科耶夫、布罗代尔——把视角转向亚洲》的报告,提示从“更长的时间框架”来想象亚洲的当今与未来,打破“传统东方”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孙志新带来题为《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艺术收藏历史和美国的中国艺术史研究历程》的报告;新加坡国立美术馆馆长刘思伟、哈萨克斯坦首都艺术馆副馆长及首席策展人叶尔金演将分别做《为东南亚艺术培育区域视角》和《亚洲国家是否濒临丧失民族认同的危险?》的演讲。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圆桌会议则将就“亚洲美术的发展”、“亚洲与欧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开展合作”等议题进行探讨,以此加强中国与亚欧美同行的联系,推动亚洲当代艺术以及策展行业的发展,为建立谋求长期合作框架进行学术铺垫。
另外,为应对亚洲近年涌现数量繁多的双/三年展,避免资源分散与主题重复,主办方之一的广东美术馆还将提出在2015年举办“亚洲美术馆双年展”,以促进中国乃至亚洲的策展人在国际艺术上发出真正的本土声音。
由于亚洲国家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多元、经济发展不平衡,其艺术的实践形态必然不同,这使得亚洲艺术长期难以呈现清晰的自我面貌。如何抓住并表达这种多元性,恰是广东美术馆从本土向国际转型,推动亚洲艺术发展的契机。
包括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在内的亚洲美术馆,需要思考如何在西方即有系统的模式下确立一个新的亚洲艺术形象,进而在题材、表现技巧和语言风格上表现出符合本国国情的价值主张、本体主张、程序主张和规范主张。
中国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站在这一立场来考察亚洲美术的现状与未来,倡导本次论坛,实际上是提倡一种与西方相区别的亚洲意识,但论坛上发出亚洲艺术的“本土话语”,并不是以“亚洲意识”来对抗西方艺术话语权,而是希望撇开西方既有的语言定式,在亚洲自身的问题上,找到亚洲国家之间的共同点,对全球化语境下的亚洲意识达成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