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缘缘人生—丰子恺艺术进大学”之央美站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6-28 10:10:06 | 文章来源: cafa.com.cn
 


2013年6月22日上午十点整,“缘缘人生——丰子恺艺术进大学之中央美术学院”活动的开幕式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一层举行。开幕式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的何浩老师主持,到场嘉宾有丰子恺先生的外孙宋菲君、漫画家缪印堂、桐乡市文化局副局长全见方、丰子恺研究会会长叶瑜荪、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金日龙、丰子恺的第四代曾外孙女宋莹芳,还有书法家孙国农、鉴赏家孙亚杰、美术家刘纯华、丰子恺纪念馆吴浩然、共青团中央未来网电视中心主任郑妍。

开幕式的第一项内容是由“阳光天使”童声合唱团的小朋友们带来熟悉的歌曲《送别》,接着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日龙、丰子恺外孙宋菲君、桐乡市文化局副局长全见方、漫画家缪印堂分别致辞,最后以丰子恺纪念馆向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赠送丰子恺艺术书籍和丰子恺先生书画复制品结束。

当日下午一点半,本次活动的第二部分——两场关于丰子恺先生艺术与人生的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举行,两位主讲人宋菲君和叶瑜荪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丰子恺的一生进行了阐述。

外公丰子恺——漫画艺术与人生

第一场讲座的主题是“外公丰子恺——漫画艺术与人生”,由丰子恺外孙宋菲君主讲,他结合了丰子恺的画作以及日记、手稿和母亲丰宛音、小姨丰一吟的记述还有个人的切身体会对外公的一生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将整体内容分成了十个部分。

首先,他提到日本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说过,“我觉得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我所爱的乃是他像艺术家的真率,对于万物的丰富的爱,和他的气品,气骨。”朱光潜也说过,“一个人须是一个艺术家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作品。子恺从头至踵,浑身都是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论笑貌,待人接物,无一不是艺术的,无一不是至爱深情的流露。”由此可见,丰子恺在朋友们眼中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艺术家。

第二部分讲到丰子恺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在老师李叔同的熏染下,成了艺术科顶尖的学生。

第三部分涉及到丰子恺有名的“儿童相”,他说过,“我的漫画•••••最初只描写家里的儿童生活照”,“我向来憧憬于儿童生活,看见了当时社会里的虚伪骄矜之状,觉得只有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宋菲君认为丰子恺不仅爱儿童,更善于体察儿童的生活。

第四部分则提到丰子恺后来的创作方向——人间相,因为一个有正义感的画家,不可能不把笔锋投向现实社会。丰子恺被黑暗的社会激怒了,于是开始细看社会上的痛苦相、悲惨相、残酷相,而为它们写照。

第五部分讲了丰子恺“宁做流浪者,不当亡国奴”,主要提及他对日本侵略者的声讨和笔伐。丰子恺于故乡桐乡石门镇修建的“缘缘堂”1933年落成,他在那安静宁远、田园般的世外桃源仅仅过了四年的艺术创作生活。1937年11月日本侵略军在金山卫登陆,丰子恺携妻子、儿女们被迫辞别了心爱的缘缘堂,走上了逃难之路。之后,丰子恺用他的五寸不烂之笔,揭露侵略战争的残酷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而漫画正是揭露残暴侵略者的最直接、最形象、最有力的武器。同时,丰子恺也用漫画热情讴歌了全民抗日。这些描述战时生活的画集称为《战时相》。

第六部分主要讲到日本军在广西南宁登陆时,浙江大学学生、老师逃向贵州的事情。在这次逃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生存,丰子恺不得不答应许多人要画的请求,因此这次逃难被戏称为“艺术的逃难”。

第七部分谈到了丰子恺的“画中有诗”和自然相。在这次艺术的逃难路上,丰子恺的画风开始了一个大的转变。因为一路上看见许多高山大水,他的眼光渐渐由人物移注到山水上。泰戈尔曾说过,丰子恺的漫画是诗与画的具体结合,也是一种创造,这些以古诗词为题的画,正是丰画的精品。

第八部分概括了丰画艺术特点之一是“意到笔不到”,丰子恺曾说过,“作画意在笔先,只要意到,笔不妨不到,有时笔到了反而累赘。”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大多寥寥数笔,便能栩栩如生。他注力于绘画的立意方面,出人意外又合乎情理,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余地。艺术特点之二是以小见大,他从先生活中挑出所熟知却不注意的一鳞一爪,加以点染,便显出微妙隽永,令人一见不忘。艺术特点之三是他是平民画家,因此他的画是“国画中的白话文,雅俗共赏”。

最后两个部分则谈了一些关于丰子恺的逸闻趣事。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