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南艺复调展:江浙沪的二十一种艺术生态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5-24 16:54:56 | 文章来源: 搜狐艺术

英文版海报

英文版海报

中文版海报

中文版海报

每一个展览都需要一个展名,就像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姓名一样是相同的道理。生活在同样的社会中,仅仅依据姓名区分不同的个体是肤浅的。今天是一个展览泛滥的时代,不同的美术馆、画廊用着同样的方法与相同的资源在拼装着“不同”的展览。我们将已经进入美术馆与画廊展览体系的艺术家比喻为一幅扑克牌,美术馆与画廊只是依照经典的游戏规则或者自定的游戏规则在拼凑着手中的纸牌。也许观众们还保留着一些好奇心欣赏着玩牌者的牌技,我们却早已厌倦同种规则下的游戏。从玩牌的角度思考,这次展览本是不成立的,我们手中的牌(艺术家),并没有完全进入任何一种游戏规则之中。

“复调——二十一种状态” 是中国艺术生态调查系列展览的一部分,本次展览展示着来自江浙沪地区二十个没有进入市场体系,亦没有进入学术评价体系的原生态艺术家的生活状态与创作状态。二十个艺术家,二十一种状态,剩余的一种状态既可理解为艺术家状态的多样性,也能理解为艺术家状态多变性,还能理解为观众的一种状态。人死的一刻,会瞬间失去21克的重量,我们将这21克重量喻为灵魂的重量。真正的艺术家定是出卖了这21克的重量,才变的更加真实与敏感,但又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出卖一个人最重要的重量呢?

本次展览我们将以一种去道德评判、去价值批判的态度,以作品展示与纪录片共同呈现出参展艺术家的一种真实的状态。展览并不是展示艺术作品,而是展示艺术家,展出的任何单一的作品对于本次展览没有任何意义,展出的作品(架上作品、纪录片、录音等)共同呈现才能体现展览的最终目的。中国的艺术生态中,大部分的资源往往被三种群体所占据——学院群体、官方群体、市场群体。所谓学院群体指的是有着高校教师身份的艺术家,他们占据了多数的学术资源;官方群体指的是画院、书协、美协等一批有着官方职务的艺术家,他们占据着多数官方展览的资源;市场群体是指一群身份游离于学院与画院之间并获得市场认可的职业艺术家,他们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当然这其中有些艺术家同时占有着三种,或同时占有着两种资源。与此之外,我们需要调查的对象正是生活在这三者的夹缝之中的特殊群体。

“复调”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相反,“复调”小说中则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每个声音都是主体。因此在巴赫金构建的“复调”小说基础上,所有人物、线索在同一世界中,互相交织,相互作用,互相影响。本次展览正是借用巴赫金“复调小说”的概念,将整个艺术圈生态比喻成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不需要作者统一的意志(主流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对美术馆进行支配。相反需要更多多元化,差异化的艺术家、艺术作品进入美术馆,展览作品需要一些互不相容的独立意识,各具价值的多重声音组成。而且艺术家自身便是一个复杂的个体,艺术家无论是从个人情感还是作品情感上都是极其丰富与多变的,个体之中就存在“复调”般的矛盾。因此在展示作品和解读作品的时候都不应该朝着一条既定的主线思考与前进,在作品的展示方法及解读方法上也需要借鉴“复调”的意义。以“复调”为本次展览的主题,并不是刻意消除主线艺术家及作品对于艺术生态的影响作用,而是呈现一种主线与支线相共存,且相互交织,互相影响的一种生存状态。所以本次展览的目的,既不是去挖掘艺术界的新星,也不是去为未成名的艺术家翻案,更不是打着“眼光独立”的幌子自立山头。对于中国艺术生态多元化、多样性、差异性的展示才是展览的终极目标。

本次展览我们要做到的仅仅是真实呈现,二十个不同的艺术家,二十一种不一样的状态,展览亦如生命短暂,展览结束后的世界必将告诉每一个观众:“你是否还要至死不渝的搞艺术?”

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有:

南京艺术家:陈钟、单鼎凯、方凯、刘健、谢曦涵、张权

上海艺术家:曹冰、卢佳炜、棉花、王志刚、吴继峰、张云垚

杭州艺术家:陈陈陈、化鹏、顾天龙、倪柯耘、牛大悟(日本)、王克伟、徐静、朱璽

时间:2013/6/13—2013/7/13

开幕时间:2013/6/13 15:00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二号展厅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