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杨力舟、王迎春展览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5-08 15:21:07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扶犁回望”研讨会现场

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杨力舟与王迎春是备受瞩目的艺术家代表,他们热爱生活,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5月3日,这对艺术伉俪名为“扶犁回望”的50年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了,展览除绘画作品之外还配有大量文献、年表展出。系统地整理、编排了二位艺术家50年来的艺术成果。当天下午,在中国美术馆七层学术报告厅举办了围绕“扶犁回望”的学术研讨会,深入地分析了这对新中国培养的一代艺术家的艺术成果。

研讨会汇聚了多位活跃美术界的评论家和艺术界的老前辈,他们围绕杨力舟与王迎春的艺术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水天中先生进行首个发言,他从多方面对二人做出了整体评价,他认为,二人在合力创作《太行烽火》时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和尝试,从多方面汲取了创作营养。从思想上看,《太行烽火》既包含对革命热情,也包含了对历史的思考。80年代以来,中国的画家们逐渐尝试多种形式和观念开始了各自的艺术征程,而杨力舟与王迎春表现在坚持自己原有的生活基础,并在每个创作阶段都做出新的尝试,因而他们的作品呈现出阶段性创新的特点,这是十分难得的。他们笔下的人物画,叙事性逐步减弱,让位于表现性。用笔、色彩、构成皆显示出率真明朗的风趣。杨力舟创作的马,追求了明朗、健康、运动的节奏,这与前辈画家有很大不同。在生活基础上做出创新,也正是他们作品的成功之处。而他们无论艺术风格、形式或创作观念在不断变化,杨力舟和王迎春始终没有将创作目光离开滋养他们的地域,这也是十分可贵的。

刘大为先生则向大家介绍了杨力周与王迎春三个值得研究的创作阶段。他说,第一阶段是研究生毕业之前,这时期的作品主要是主题性和情节性创作。在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和形象刻画方面,这一阶段,他们在中国画创作融入了西画因素,在塑造人物和研究素描关系上做出许多探索,在运用笔墨色彩、画面构成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第二阶段是毕业后的十年,这一时期,二人正面临学术转变,无论是历史题材或是风情画创作上,处理人物造型逐渐转向夸张性和装饰性,走向探索人物形象化的阶段。最近十年是他们的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作品吸收现代艺术风格,同时从中国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在画面构成和线条、色彩运用方面做出了新的突破。刘大为还表示,他们的艺术无论怎样发展,杨力舟与王迎春始终没有放弃笔墨反映生活的创作信念。

潘公凯先生围绕着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强大目标评价了杨力舟与王迎春的艺术成就。他表示,杨力舟与王迎春是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主流艺术创作中的代表性艺术家。中国经历过特殊的20世纪,中华民族在一百多年中为了救亡图强凝聚起了全民族的意志力量,国家也从此由四分五裂走向了团结一致。正是这样的大时代把中国艺术家凝聚到救亡的共同目标上,从50年代到改革开放,重大历史题材和社会性题材仍是艺术家的主要创作任务。杨力舟与王迎春作为主流美术范畴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反映了人民和国家发展,如《挖山不止》《太行铁壁》等重要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杨力舟与王迎春以踏实、朴素、热情的姿态讴歌我们当下的时代。

薛永年先生以“扶犁回望”为起点为我们深入解读了二位艺术家,他认为,“扶犁回望”表明这对伉俪将艺术创作看做劳动,并在耕耘中不时回顾劳动成果,整理收获。他们的艺术创作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始终使作品面貌溶解在强烈时代精神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下,这种精神在《太行铁壁》《黄河在咆哮》等代表作下表现突出。另一方面,二人作品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来自生活,来自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在绘画技法上,杨力舟与王迎春作为经历过系统学院教学的实力派画家,他们在创作中国画时,汲取了不同艺术流派间营养,他们扩大了中国画的语汇,发展了中国画的笔墨技巧。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