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开幕式中致辞
杨力舟陪同嘉宾参观展览
艺术家杨力舟与王迎春是中国画坛广为人知的伉俪,他们携手共渡一生,曾合力创作出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其中包括《挖山不止》、《黄河在咆哮》、《太行铁壁》、《太行烽火》等见证新中国发展历程的经典代表作,这些名作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可载入新中国的美术史。
5月3日下午,这对艺术伉俪名为“扶犁回望”的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了帷幕,此次展览也是中国美术馆五十周年馆庆的重要展览项目之一。展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
开幕式现场气氛热烈,汇聚了美术界的多位老前辈和理论家,他们纷纷赶来向二位艺术家展览的成功开幕献上祝贺。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全国政协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胡振民、文化部党组成员董伟、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左中一、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等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扶犁回望”展览是研究20世纪新中国美术的重要的学术项目,展出的300多件作品的规模构成了蔚为壮观的展览结构,观众可以在展厅内每一个板块看到杨力舟与王迎春既有合作,又有分工的绘画作品。
杨力舟与王迎春夫妻画家之间拥有太多的默契,他们同年出生,同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又同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严格系统的学院教学培养出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造型基础。虽然二位艺术家在校期间就读不同专业,但他们却有机且默契地在合力创作中找到了结合点,杨力舟学习油画,王迎春学习中国画,他们将素描等西画因素融入进中国传统的笔墨当中,创作出一批反映新中国发展历程,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艺术作品。
本次展览是在文化部和文联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各家主办单位的通力合作,站在学术的角度对二位艺术家50多年来的创作成果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编排,使展览具有学术高度和学术特色。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杨力舟与王迎春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杨力舟与王迎春出生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又奋起抗争的时代,强烈的民族情感始终激励着他们以画笔为武器,用艺术抗击敌人,来唤起民众的爱国思想。二位艺术家无论经历哪个创作阶段,他们主题始终没有离开人民群众,而他们的作品更是表现出接地气,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杨力舟与王迎春最可贵的品质是在青年时代起就坚定了艺术的理想,始终将“艺术为人民服务”作为信念,并把这种信念转化为创作的动力,视生活为创作的源泉,将他们的艺术奉献给了社会和人民。通过本次展览,我们可以看出这对艺术伉俪走的是一条为人民服务,为时代放歌的艺术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