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远行的赵无极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4-15 09:00:46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1985年,赵无极回母校举办讲习班

杭州风景(油画) 赵无极

人物名片

赵无极,华裔法国画家。1921年生于北京,1935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48年赴法国留学,并定居法国,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2013年4月9日下午,赵无极因病医治无效在瑞士沃州逝世,享年93岁。

“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还能拿笔、涂颜料,就一无所惧,我只希望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手上的画,要比上一幅更大胆、更自由。”93岁的法籍华裔抽象派艺术大师赵无极于4月9日在其瑞士家中去世,这是他晚年最大的心愿。

赵无极曾获法兰西骑士勋章,2012年,他的巨型画作《Juin-Octobre85》在香港拍卖会上以1800万港币成交,创下中国油画界的拍卖纪录。他还曾在世界各地举办了160余场个人画展,与美籍华人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

融入西方主流美术界

法国画家马蒂斯曾说:“你想学画画,那就先割掉你的舌头,因为从此你只能用画笔来表达。”而赵无极就是这样一位不善言辞的人,他对人生的感悟只需要用自己的画笔便可诠释。

赵无极14岁考入杭州艺专开始学习绘画。但是赵无极不太能接受当时国内传统的中国画观念,同当时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在心中选定了艺术之都法国作为自己的进修圣地。1946年,吴冠中、熊秉明考取公费赴法留学;1948年,在国内任教6年后,赵无极自费携妻乘坐“安德烈·勒庞”号邮轮赴法留学。几十年后,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被誉为国际画坛的中国“三剑客”。

同夏加尔、莫迪里阿尼、毕加索和米罗一样,虽然是来自异域他乡的艺术家,赵无极的艺术也在法国开花结果。然而,当时的欧洲人普遍认为中国画之所以美,完全是取巧于丝绢的感觉,他们眼里的中国画更像是工艺品。在1948年的法国,中国的画家若想获得成功,都要主动去和国际“接轨”,改造自己来迎合西方趣味。初到法国的赵无极同样不能免俗。他在法国的早期作品大多是用油画颜料画一些篆字或碑文,这种作品表面带有一种神秘的美感,但对于以欧洲文化为中心的西方人来说,这类作品依然属于文化另类。

在赵无极认清这一点,并摒弃这种作画方式时,才真正迎来了他艺术事业上的高峰。他开始将西方的抽象与东方的意象融合,虽是在作油画,但又好似中国文人在直抒胸臆,达到了大写意的意味无穷之效。这种独特的味道,让西方人认定了这才是属于中国的油画,也认定了他是第一位进入西方主流美术史的中国艺术家。

一名伟大的艺术家,能够被后人铭记的就是他的作品。也只有独具个性语言,同时具有时代性的作品,才真正具有艺术价值。收藏家郭庆祥认为:“赵无极的艺术是创造性的,他的创造性同时又和他所处的艺术发展时代紧密相连。今天回头再看他的作品,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他孜孜不倦的艺术探索和创新精神,他学习毕加索、马蒂斯、莫迪里阿尼,吸收米罗画风,也借用甲骨文符号,更把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灵的画面构架带到了其油画创作中。所以,赵先生的艺术表现语言既是西方的,又是东方的,或者说根本就勿用分东与西!”

曾回国开绘画讲习班

自1948年赵无极离开中国,这一别就是整整37年。1949年末,吴冠中、赵无极、熊秉明三位为了回不回祖国而在巴黎彻夜长谈。最后,赵无极、熊秉明留下,吴冠中回国。直到1985年4月,赵无极应邀回到母校中国美术学院讲学,举办了一个为期1个月的“赵无极绘画讲习班”。但这再一次的相见,却只平添了赵无极对中国未来美术发展的忧虑。

当时来参加讲习班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8所美术院校的优秀人才,他们大多是在苏联美术教育体系下学画,很多人的艺术风格都惊人的相似。这让赵无极大为惊讶,他便决心要在讲习班中“用手术刀狠狠地戳几下”,不仅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艺,更要唤醒学生的自主创造意识,要让学生将绘画视为类似于“呼吸”一样的自然行为。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书记章晓明,当时任讲习班班长,他对此事记忆犹新。“当时,我们都抱着一种‘赵无极先生作为抽象画家怎么来给我们上写实绘画课’的心态,带着一种好奇和期盼来上这堂课。当他站在你面前的时候,赵无极先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大画家,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普通的老人,很儒雅,并且平易近人。跟他接触,就像跟我们的长辈接触一样。他上课非常兢兢业业,每天都非常准时,一整天所有的时间都在教室,给学生改画,每个学生都改,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呈现他的思路。课间休息时,他就坐在藤椅上和我们聊天,讲跟毕加索交往的故事。”

当年,同学们怀着试探的心情,冒昧提出了希望画外国模特儿的愿望,赵无极先生欣然答应,请他的夫人当模特儿。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陈海燕也是当年讲习班的学生,她回忆道:“讲习班虽然只有短短的1个月,但是当年赵无极先生教给我们观察事物的方法,强调艺术的个性,以及他对艺术的执着和虔诚,这些在我们心中永远驻扎下来了。”

到了1997年,赵无极以法籍华裔艺术家的身份随同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并于次年在上海博物馆举行了展览。那时,他欣喜地发现,展览大厅中竟有那么多的年轻人围绕着他的作品,兴奋地欣赏着、谈论着。与1985年的访华不同,这次他从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中国美术的希望。

“中西融合”的标杆人物

赵无极的国际性影响,让人们认识到中国文化复兴的独特范式。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当年也是绘画讲习班的学员,与赵无极有深入的交往。他曾说过,从林风眠到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苏天赐、席德进,他们之间不仅是一种师生关系,更是一种东方新兴艺术的血脉关系,这里边有着一道独特而重要的历史脉络。林风眠为新世纪的艺术发展提供了一条包容中西、触及本性的精神道路,赵无极是这条路上的旗帜。

艺术家尚扬认为,赵无极所体现出的艺术现象同毕加索发现黑人木雕、印象派画家热衷日本浮世绘的道理有相似之处。“中国绘画讲究气韵,讲究空灵,讲究呼吸。画面上的空、虚之处,正是绘画灵魂所在,正是人们情思的神游之处。赵先生卓具成就之处就在于把这些中国绘画的精神带到油画中来。”

赵无极到法国之后,表现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修养,以及主动将西方绘画媒介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自觉性。这让身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的杨参军尤为佩服。他说:“我可以在赵先生的抽象绘画作品中深刻地感受到他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把握和了解,比如对画面气韵的把握,对抽象意境的把握。前些年,在赵先生80多岁高龄时,他还来到美院的油画系给同学们现场写生示范。他作画的状态,着实令人感慨。他的状态和年轻人一样,大师就是大师啊!”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成南炎这样认为,在众多艺术家殚精竭虑地做“中西融合”的文章时,赵无极为中国想要“走出去”的艺术家树立了一个标杆。在这方面,赵无极做得是这样的充分、完美。如果没有他,中国的艺术实践要盲目得多。

英国牛津大学迈克尔·苏立文教授在《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中评价赵无极道:“一个巴黎人,但不是巴黎画派成员;一个中国人,但不是中国流亡者,他否认他的处境中存在任何冲突,或毋宁说,他正是在绘画的行为中去解决这种冲突。因此,他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中,把东西方调和在了一起。”

在国外的岁月,对这位接受力极强的艺术家来说,影响是来自所有方面的。他说,“我学毕加索的素描,我仰慕莫迪里阿尼、雷诺阿和马蒂斯,但还是塞尚帮助我寻找到了自我,发现我自己是一个中国画家。”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