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颐和园丢宝源于文物保护意识淡薄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3-03 12:54:11 | 文章来源: 红网

颐和园“云龙望柱头”丢失,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的安保再次敲响警钟。昨天,北京市文物局表示,已正式致函颐和园,要求园方彻底调查,确定丢失的“云龙望柱头”价值,同时加强人防和技防,确保文物安全。

日前,一位市民爆料称,颐和园内一处雕刻有云龙图案的望柱头失踪。据了解,丢失的“云龙望柱头”属于南湖岛涵虚堂前石质汉白玉砌成的围栏上60个望柱头中的一个,雕刻精细,柱头高约60厘米,直径约20厘米,现场有明显被撬掉的痕迹。

南湖岛是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中的一个小岛,占地1万余平方来,岛上建有龙王庙、鉴远堂、月波楼等。涵虚堂坐落在岛北假山上,原为乾隆年间建成的三层望蟾阁,是夏秋时节帝后赏月的地方,但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被毁。光绪年间(1875-1908)重建为单层,南面有露台,绕以石造雕栏。慈禧曾在此观看北洋水师学堂演习。后屡经变故,这座古老的园林已趋萧条。解放后政府曾经大力修葺此园,并疏浚了昆明湖,使之焕然一新。

但问题是,今天涵虚堂边里外三层的汉白玉围栏,到底是清朝光绪年代遗留下来的文物,还是建国之初政府重修颐和园时新建的,现在连颐和园方面一时也弄不清楚。但即便这些60厘米高、20厘米粗的“云龙望柱头”都是1950年代重修颐和园时新建的,至今也已经50多年,同样是弥足珍贵的。

颐和园与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它背倚万寿山,面朝昆明湖,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是汲取了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颐和园三步一景,遍地都是文物,历史掌故比比皆是。对于这样一个历史名胜,颐和园管理方似乎把注意力集中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而对于文物保护则注意不够,文物保护意识欠缺。

据统计,2002年颐和园游客总人数即接近1000万人次,一年门票收入就超过2亿元,如今每年门票收入想必接近5亿元。颐和园完全有财力在景区内安装一整套监控系统,而不能只靠保安人员巡防。考虑到颐和园游客主要集中在仁寿门、仁寿殿、玉澜堂、长廊、排云门、佛香阁、石坊一带,像南湖岛这样的地方游客本来就很稀少,更需要加装监控装置。这次丢失的“云龙望柱头”,就发生在南湖岛,但宝物丢失一个多月之后,颐和园管理方居然弄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弄丢的,说明这里的监控根本没有到位,也算是一件贻笑大方的“丑闻”。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