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中国古代铜炉:实用中尽显吉祥富贵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2-07 14:20:29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西汉“四神”温酒炉

钟葵

铜炉是中国古代铜器一个独特的品种,包括炭炉(又称燎炉)、温酒炉、熏炉、手炉等,这些铜制的炉基本上都是实用器具。和其他中国古代实用器一样,古代铜炉也是艺术品,并且深深地刻上了传统吉祥文化的烙印。

炭炉作天寒地冻取暖之用

地球有春夏秋冬,人类需要避暑防寒。炭炉,就是古人在天寒地冻时燎炭取暖的用具,类似于现在的火盆。所以铜炉最初的定义就是“盛火器”。炭炉在我国很早就出现,在商代墓葬中已有出土。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青铜文明进入高峰期,炭炉已是贵族阶层的日常用具。早期的炭炉多为圆形,下有三足,口沿外有链环作提携之用。

到了战国时期,炭炉的使用更加流行。该时期已知最精美和完整的炭炉是曾侯乙墓出土的一组炭炉,包括取炭用的铜漏铲和铜箕,同时期所见的这类炭炉大体相似,多为直口、领颈、浅腹、三足。此后,炭炉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日常器具。由于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后来的炭炉更加大型和豪华精美。

在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的宫殿暖阁里,都摆放着高1米有余的大型暖炉,而且大多是青铜鎏金、掐丝珐琅等精品。皇家御用的暖炉造型大气、纹饰精美,样子有点像大鸟笼,下面一般有3个或4个瑞兽头造型的脚托着火盆,火盆上是镂空制作的网罩,既精美又能防止炭火爆出引发火灾,设计非常巧妙,而瑞兽头也有防火的吉祥寓意。

四方神兽温酒炉

古人不仅喜欢喝酒,而且喜欢把酒温烫了再喝。温酒炉,就是温烫酒壶的一种小型炭炉。目前所见温酒炉均为汉代出土文物。从功能上讲,温酒炉的设计非常合理,一般上部是酒壶,下面是炭炉,既能上下分开,又能合体合用,外表浑然一体。

汉代温酒炉常装饰有吉祥图案,如“四神”温酒炉由耳环、炉体、承盘组成,炉体为长方形,上部有镂空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围柱上有支柱,以承耳环,炉下有4个作背负状的人形足。“四神”的观念来源于天文学上的二十八宿,古人认为东方七宿有如青龙,西方七宿有如白虎,南方七宿有如朱雀,北方七宿有如玄武。这“四神”既代表着东西南北4个方位,又是镇守这4个方位的四大神兽,有辟邪、镇宅的作用。在汉代,“四神”的观念十分流行,汉人常将“四神”装饰在各种日常用具上面,如铜镜、铜炉等。

熏炉成为达官贵人奢侈品

汉、晋时,达官贵人常用熏炉来焚香,这种炉又叫博山熏炉,具有熏香、除秽、熏衣、取暖的功能。汉代学者刘向曾在《香炉铭》中这样描述:“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炉之所以称作炉,显然是因为有“朱火”,也就是“明火”。熏炉的形状很奇特,主要分为器盖、炉身和足三部分。炉的基座部分状如今日洋酒杯的杯足,盖上则装饰着连绵的仙山以及各种各样的奇花异兽,盖中还有孔,以便香气溢出。小型熏炉一般为日用器,主要用于熏香衣物,大型熏炉则为庙堂之物。

从造型上看,一个大型熏炉犹如一只硕大的花蕾矗立在一个盆盏上,细看则见花蕾上山峦起伏、山势峻峭,当把香点燃后,山上则云雾缭绕,神兽若隐若现,犹如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这就是博山熏炉名称的由来。秦汉时,神仙思想流行,秦始皇、汉武帝均相信世上有仙人,海外有仙山,曾多次派人寻访仙人、寻找仙山和长生不老之药。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在很多日用器的装饰上出现了仙山、仙人和神兽的形象。人们相信博山熏炉不仅可以去污除秽,而且能给自己带来吉祥。

到了明代,熏和炉的功能开始分离,香熏炉成为达官贵人的奢侈品,火炉则专门用于取暖,成为大众化的普及品。明代香熏炉以宣德炉最有名,宣德炉又称宣德款铜香炉,简称宣炉。

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由宫廷铸造的香炉,是用当时暹罗国(今泰国)的风磨铜,再配以金、银、铅、水银等金属炼铸。因造型优美、铜质精良,宣德炉有“宝色内涵,珠光外现”之美誉。宣德炉的造型有三类:一是仿商周彝鼎,二是仿宋代官、哥、汝、定等名瓷,三是仿缸、罐、桶、瓮等日用器皿。宣德炉的色泽非常丰富,有黄色、红黄色、栗壳色、鳝鱼黄色、藏经纸色、蟹壳色、枣红色、猪肝色、甘蔗色、石榴皮色等,还有黑漆古色、仿古铜青绿色、石青斑色、渗金、渗银、泥金、泥银等,这些色泽都是寓意吉祥的颜色。

宣德炉的款识多铸在炉底,共有7种:一字款,篆书“宣”字;二字款,楷书或篆书“宣德”;三字款,横列“宣德年”;四字款,“宣德年制”,又分扁方印款、圆印款、双龙四字款、双龙抱柱款等;六字款,“大明宣德年制”;八字款,“宣德五年吴邦佐造”;十六字款,“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正方印款。其中传世较多的宣德炉是带吴邦佐款的。

据史籍记载,宣德炉仅在宣德三年铸造过一次,一共5000只,以后就封炉不铸了。由于宣德炉名冠天下,所以后世多有仿制,但无论怎么仿,其颜色、铜质都与真正的宣德炉相差甚远。

手炉图案多喜庆

铜炉之中最袖珍的是手炉。手炉也称“袖炉”“捧炉”,是可握在手中或随身携带(带有提梁)的小熏炉,类似暖炉。这种小熏炉流行于明代末年至清代末年,是北方人冬季捧在手中或怀里焐着的炭火取暖器。

相传手炉最早出现在隋代。隋炀帝南巡到江苏江都,时值深秋,天气寒冷,江都县官许伍为拍皇帝马屁,叫铜匠做了一只小香炉,放进火炭,献给隋炀帝取暖,隋炀帝十分高兴,捧在手上,便称之为“手炉”。在古代,手炉多是大户人家使用,在取暖之余也可以作为观赏之物。在《红楼梦》中,经常写到大观园的太太小姐们冬天用手炉取暖的生活细节。

手炉由炉身、炉底、炉盖、提梁组成。一般来说,明代手炉都很厚重,不花哨,主要的纹饰都在炉的盖子上。到了清代以后,特别是清中期之后,炉身上都有了纹饰,十分花哨、格外漂亮。手炉有八角形、圆形、方形、腰形、花篮形、灯笼形、梅花形、海棠形等,造型各异、精致生动,大部分是用紫铜、黄铜、白铜制成。其中,以清代宫廷的手炉最为讲究,有圆形、椭圆形、葫芦形、如意形、宫灯形等吉祥造型。工艺上有黄铜镂铸、雕刻、铜胎画珐琅、掐丝珐琅、描金漆、錾刻鎏金银等手法。

手炉是随身物品,因此不仅在做工上讲究精细,装饰图案也寓意吉祥和喜庆。最吸引人的当属纹饰复杂的炉盖。作为散热区,镂空雕刻的炉盖有五蝶捧寿、彩蝶如意、梅兰竹菊、喜上眉梢、刘海戏金蟾等吉祥图案,与炉身的福禄寿喜、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图案相得益彰,生动地表现了传统吉祥文化的丰富多彩。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