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劳尔-扎穆迪奥:张啸天的超越常规绘画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0-08 09:03:26 | 文章来源: 搜狐艺术

例如,有一幅画是由看似随意的一种灰色组成的,却精确地再现了染色和流血。在这个例子中,作者通过探索颜料的水性来唤起身体和景观。这两者间的紧张关系引出出一种想象体,使得这件作品不再仅仅是通过视网膜的努力能获得的东西。这件绘画作品是犹豫的,阐述了雨的敏感性以及富有美学气魄和熟练操作的异化。但是张啸天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雨不仅仅是他观察到的如何降到世上的雨,还是一种清爽的来自天堂的洪流。他的作品中固有的艺术精神指向的是雨水如何哺育,清洗那些观看者,并给他或她一种全新的存在感和参与感来了解自己和整个世界。其他作品用分散的形式以及几何形式表达了这一同样的主题。这说明了即使张啸天将其艺术装置和构成局限在最小的范围内,他的美学视野依然很开阔。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啸天的目标很高,就像一个老练的优雅的大师。当张啸天的作品带着纯粹的抽象,在各种语境中解释雨的时候,他的单独的作品也在感情的层面上引起观者的共鸣。他的画可以成为一个供观者回应和投射的荧幕,展现着观者的想象,幻想,希望甚至是关于有限生活的焦虑。他的艺术语言中的纯粹抽象从本质上抵抗着这种风格的历史局限性。虽然张啸天的绘画第一眼看上去好像和纯粹的抽象艺术相辉映,它们却似乎像某种罗夏测试一样唤醒了观者。因为它们唤起了过多的具象的形式。张啸天的作品常常包含了这些类似的表现形式间的摇摆,它们并没有具体的形式。但是,它们在知觉上转瞬即逝,好像是千变万化的无意识的梦一样。

张啸天的作品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影响我们的能力,就好像从我们的视野周边进入了我们的视觉领域。从这种意义上说,它们就像诗一样,延续着观者的参与,使读懂字里行间的含义变成了一种必须的要求。彻底感受张啸天的作品的力量和它们相应的存在并不在于坚定的专注性,而在于向它们的内在美投降。我们应该把张啸天的作品视为充满音律的氛围,我们置身其中,用每一个毛孔来吸收它们。这些组成《独语》的绘画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打破了绘画的常理。像这样,张啸天的艺术作品使得这些材质的潜力具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劳尔·扎穆迪奥

作者生平:

劳尔·扎穆迪奥是纽约的一位独立策展人和批评家,曾在美洲,欧洲和亚洲策划了80多个展览,包括联合策划2010年利物浦双年展“无墙的城市”,联合策划 “流动的社群:2009北京798双年展”,联合策划“2008首尔国际媒体艺术双年展”,担任 “2008丽水国际当代艺术节”艺术总监以及联合策划2005年威尼斯双年展“艺术经验行道无涯”单元。他出版、合作出版及参与编著了50余部书籍和展览图册。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