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的文字写得不好”
记者:很多人喜欢读您的文字,觉得您对中国人文现状的批评淋漓尽致。
陈丹青:其实我的这些文字写得不好,只是把愤怒写在纸上,大家就以为我一直是愤怒的。其实我非常注意文章要懂得进退。一件事不要说死,不要主见太强,要考虑各种维度。你说的话,只是你一个人的想法,没有人能肯定你说的都正确。
记者:老一辈学人与作家的文学创作,比如木心先生,您会在各种场合和书籍中推荐,而对当代青年作家的著作好像没发表过什么言论,如韩寒、蒋方舟等,您如何看?
陈丹青:没读过,不好说,不过有网络文学,有青春文学,总是好的。
记者:您曾在一个访谈中说,原创在中国并不重要。最近有一个事件:谭旭东获得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的《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有70%是引用自他人言论。对此您怎么看?
陈丹青:我没有看过这部作品,所以没法评论。但是就算100%引文,我也不会反对。因为用引文写作,是后现代文学作品的一个种类,罗兰巴特就想全部用引文写一部小说,瓦尔特本雅明也有过类似想法。对引文我不会惊讶,不会反对,只要他引得好。
“年轻人该从讯息中判别真伪”
记者:前不久,您在哈佛做了一场演讲,我看报道说,您去哈佛演讲主要是想与“80后”、“90后”交流,看看这些年轻人究竟在思考什么。他们思考的问题和国内的年轻人有什么区别?
陈丹青:我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我也不知道国内的年轻人在想什么。不过我觉得,现在是网络时代,大家想的其实都差不多,他们通过网络在看中国的消息,你们也在看国外的消息。但他们有一点是中国没有的,在美国的社会环境里,他们可以知道哈佛的教育和北大有什么不同,但他们没告诉我。
记者:对中国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比如精神或物质的追求,有什么看法?
陈丹青:我没有什么资格对整个中国年轻人群体说什么。我个人想说的就是,看,你们这么年轻,我很羡慕,我已经老了。我们“50后”和你们“90后”接受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现在有网络,世界发生什么,国内发生什么,你们想知道都可以知道。我想对年轻人说的是,你们可以通过从网络上得到的讯息判别真伪,再决定自己该做什么。
采访手记
温和之中见风度
每一位来到新疆的名家,大抵都会被问及对新疆的感受。受访者,所答也大致相似。但陈丹青例外。记者预约采访时即被告知,不可问这个问题,因陈丹青没来过新疆,对新疆完全不了解。记者意外之余随即释然,不随意,不妄言,也是师者风范吧。
按时到达昆仑宾馆,记者被告知因陈丹青事务繁多,受访时间只有4分钟。准备多时的采访何以在几分钟内完成,令人焦虑。等待片刻后,被工作人员带至宾馆房间,终于见到了陈丹青。他端坐于椅上,贴头皮短发、标志性的圆形眼镜、白色对襟上衣、白色长裤、布鞋(讲座当日他着白色衬衫黑色长裤),和他出现在电视与平面媒体中惯常的形象完全吻合。见记者进来,他立即起身欢迎,并与记者热情握手,一股书卷气和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待双方坐定,记者拿出采访本,调整好录音设备,时间已过去两分钟。心急火燎一阵后,采访话题由《西藏组画》开始,到论文学创作的“引用”结束,看看时间,已过去18分钟,到最后一个问题时,陈丹青与我边走边聊,直到坐上下楼的电梯。其间,工作人员多次催促,陈丹青总是抬手制止:“别急,让他说下去。”最后,陈丹青上车离开,与记者挥手作别,从始至终一派温和。
在见诸媒体的访谈及出版的著作中,陈丹青其声犀利深刻,睿智生动,以独到见解令读者有所思,有所悟。在面对面交谈的20分钟内,陈丹青给记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谦和、平静,知则言,坦直诚恳,不知则不言。温良谦和之中,自见风度与风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