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石点头
由中国书协、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残联宣传文化部、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书协、富阳市人民政府承办,杭州市文联、杭州市残联、杭州市书协协办的“家在富春山”羊晓君隶书展将于8月22日上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将展出中国残疾人书法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杭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羊晓君精心创作的作品40余幅。孙过庭的书法、黄公望的山水长卷、郁达夫的文学作品、胡震、罗隐、董诰父子,这些历史文化名人,无不留下过颂赞富春山水的篇章,诗书画印,在富阳这方土地上,开出了一朵朵灿烂的花朵。结出的果实,穿越千年,如今依然惠及当今。作为成长在富春大地上的著名书法家,羊晓君细细品味这些果实,它们的营养渗透到了他的血脉肌理。羊晓君选择隶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围绕“高古”二字做文章,不掺时流,但又能“守道不封己”,遵循艺术原则,善学苦练,自然出新。他的隶书创作借鉴篆籀之意,体现古雅雄逸的自然韵度。
德不孤
羊晓君写隶,并不在意点画的谨饬工细,而是放笔纵横,总是自然地连贯地写,并不曾刻意雕琢,充分展示柔软笔锋在果断运行中的流宕与苍莽,在整体气息上继承了汉隶的宏大雍容。他极见功底的隶书功夫是植根于汉碑,深得汉人运笔流动与爽健之三昧。
他在创作中,除了注意把握点线凝炼坚实,结体端严紧凑的基本原则外,还十分注意体现运笔的流动与爽健。本来,隶书在汉代是日常应用的书体,从汉代简牍墨迹中可以明确感受到,古人在写隶书时只是自然、连贯地书写,其中隶书特有的笔法动作都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书写过程中,并不作特别的修饰雕琢。羊晓君写隶书正是抓住了书写意趣这一书法艺术的核心要素,在挥毫落墨之际,并不刻意于点画的谨饬与工细,而是放笔纵横,充分展现柔软笔锋在果断运行中所形成的流宕与生动意态,从而具有一种苍莽古拙的气息,在质朴简率中保持了对技巧的轻松把握和发挥运用。正因为如此,他的隶书在面目上并不拘泥于与某碑或某家相似,但在整体气息上则继承了汉碑隶书宏大雍容的审美特征。
节临汉《张迁碑》
在创作形式上,晓君偏好隶书对联而以行楷作长篇边跋,在这一点上似乎深受华人德的影响。其行楷书取径于北朝碑版墓志,用笔沉着朴实,结字疏宕洒脱,不求工细而姿态清逸。这种风格上的选择使其他作品在整体上显得统一和谐,体现出晓君对碑刻文字及其审美趋向的理解与挖掘,而对作品形式与构成因素的成功把握,也更证明了他在书法实践中的冷静和理智。而他的小字行书,亦用碑味笔法表达行书笔意,一任挥洒而不做作,有来历而能写活,拙中求熟,生机勃勃。选择汉隶,固然与他有幸结识并师从当代隶书名家华人德先生有关,但更主要、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内心与汉碑浑厚朴茂的精神相契合。羊晓君特殊的生活经历和身体素质使他对生活和人生有比常人更深切的体悟和理解,并进而更加珍惜生命、珍爱人生,热衷事业,发愤图强。他正是借助浑厚朴茂的汉隶这一特定载体来抒写其内心面对挫折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追求。
羊晓君不仅是一位独立思考的书法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身残志坚、热爱家乡、热心公益事业的书法艺术和书法文化传播者。他曾无数次为社会公益事业捐写书法作品,多次代表中国残疾人书法家出访国外进行书法艺术交流。对家乡的书法事业的发展更是尽心尽力。去年在他的努力下,富阳已成功成为“中国书法之乡”。
羊晓君
羊晓君,字子缘,男,1964年6月出生,浙江富阳人。现为中国残疾人书法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杭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羊晓君自1982年开始学书法,师从华人德、朱关田先生。勤奋好学,孜孜不倦,精研汉隶,主临《张迁碑》,旁涉其他汉碑,与明清隶书名家之作,后兼习唐碑、魏志、汉简等,书风雅逸朴茂,厚重正气。他的书作在继承汉碑的基础上,又能兼融他家之长、所见浑朴沉着、宏大稳重之气,用笔沉静而生动,不拘泥碑刻刊凿之迹。
其作品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第三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金奖、“全国第四届电视书法大赛”一等奖、第八届、十二届“群星奖”优秀奖、浙江省人民政府文学艺术最高奖“鲁迅文艺奖”,“第二届西泠印社国际书法篆刻大展”西泠印社奖。先后入展“第八届全国书法展”,第三届、第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作品展,“首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全国五百家书法精品展”,“国际书法大展”等。《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报》等专业报刊作专题介绍。出版专集有《羊晓君书法作品选》、《羊晓君书法作品集》、《羊晓君书法艺术》《羊晓君隶书历代名人咏富阳》、《中国书法》杂志当代著名书法家《羊晓君卷》等。
2006年10月被中国特奥会授予“特奥爱心专员”。2008年荣获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