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海魂、画魂、灵魂——品读赖为朝《海魂》系列水彩画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3-01 15:47:33 | 文章来源: 中国艺术报

南中国特定的自然景观,在人们的审美欣赏作用下,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情态和情调,涌现和渗透出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及无边的意象;在当今画坛上,大多画家笔下的山川风物,都不是“如实”再现山川河岳的,而是“万趣融其神思”的“畅神”之作。其实画论有言:“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强调主观之意,但这并不是脱离客观世界和自然美而超越独立的主观世界,而是以立意主宰物象或追求形似,从而融入主观存在的情思以及遐想,构成深远而丰富的意蕴。作为“外师造化,方得心源”之说,是画家在绘画创作实践中立意与接物两个方面最为恰当的概括和写实。在中国绘画美学中,一直就有源起于魏晋时的形神观的影响和变异。清石涛、恽寿平等人主张“似与不似似之” ,到了黄宾虹、齐百石、关月山,都坚持把这一创作标准在精神上和表述上继承与发扬。黄宾虹曾说过: “作画当以不似之似为真似。 ”而齐白石则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到后来,绘画的形与神的关系已演变成境与诗意的关系,而在当下,这种关系,已演变成了笔墨与情的关系,也就是物象与思想的关系,也可以说,是画魂与灵魂的关系。这是中国山水画艺术创作思想的传统精华。然而很多画家在创作实践中往往偏废了或未能折衷辩证地把握。中国画从临擎入手,注重师承,以前辈成功之作为后学的蓝本。作为学习,这本来不失为一种便捷奏效和初学入门之方法,但是问题就出在让这种学习方法代替了创作方法,以嫁接拼凑程式为能事,造成因袭模仿之风,失去了生活素养和真挚情感的源头活水,使艺术失去了生气,同时也使得造出来的画图失去了应有的神气与灵魂。片面地发展,已造成了“中国画学之变,至今为极点”的难堪局面。近百年来,中国画家中的有识之士都会集中精力来解决这一课题。而作为当代水彩主力军的赖为朝却以“面对生活,面向时代,拥抱现实,回归自然”的心态投入其一直坚持的水彩画事业。其中,他以《海魂》系列水彩画作品受到海内外书画界、收藏界、宣传界和研究界的极大关注,以致画家本人被许多研究者和画家誉为“南中国海点染师” 。

有一位哲人说过: “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但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然而,比天空更广阔的则是人的心灵。 ”因此,赖为朝十年如一日的画大海,讴歌大海,讴歌天空,讴歌人的心灵。在中国浩瀚的文字艺术宝库里,也有为数不少的诗人留下了描摹广阔的海洋、天空和人的心灵的诗篇,但能够对大海、天空和人的心灵的广阔泼墨施彩的画家却寥寥无几,而能够淋离尽致地描摹出大海、天空和人之心灵那种浩瀚、广阔、博大与神秘的画家更是屈指可数。尤其是在中国水彩画领域,画江河的不少,画湖海的少之又少,特别是对大海的描绘,真可谓“古人未到处” 。回顾中国水彩画史,有几位画家能把大海瞬息万变和巨浪滔天的磅礡气势扣人心弦地渲染到宣纸之上呢?

赖为朝就是中国水彩界为数不多的勇敢的“探海者”之一,他的《海魂》系列水彩画,表达了画家自己独特的美感体会,同时抓住了大海这一特定自然景观的奇姿和神韵。他画笔下的大海,巨浪滔天,气贯如虹,变幻莫测,多姿多彩,不仅水彩气息酣畅淋漓,而且意境磅礴壮丽,充满天人合一唱永恒的激情,蕴含“物我两虚,物我相忘”的清净与虚空。面对赖为朝画笔下的大海,观者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一腔生命的悸动和血脉的沸腾。那就是赖为朝在画面上翻腾着银色波涛的大海和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大海之间的海鸥所给予人们心灵的震撼,同时也是画家自我生命体与宇宙体的交融与合璧,体现画家的生命意识和宇宙意识。他画笔下的大海,或激浪排空,或惊涛拍岸,或巨浪排山,或卷云排银,或施云浮雪。他将大海的宽厚之美、雄浑之美、变幻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赋予了深情万种、博爱如注的生命。赖为朝的《海魂》系列水彩画,可以说是来自于传统,成于写生。我们知道他早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后师从蒋振立、黄铁山、王维新、周刚、刘寿祥等大家名师专攻中国水彩画,迄今已20多年了,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和修养,同时又自如地掌握了岩彩和西方造型等写实能力,这就为他在艺术上的探索求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能够得心应手地描绘现实生活,反映时代风物。追溯赖为朝水彩画艺术的成长轨迹,大约有近20年是学习和钻研领会传统艺术规范时期。我们从他被美国国立珍贵艺术收藏中心收藏的以《荒滩白水渔人烟》为名的水彩画中,大致领略了他其时的艺术风貌和艺术风格,已基本掌握了传统精义,却未见脱出窠臼。近10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是从艺30多年后,赖为朝的艺术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目风格,而又在总体上趋向成熟完美的境地,尽管从他的近作可以看得出于题材、笔墨和艺术诸多方面还在不地反复探索和求变,但可以说,已进入一个比较稳重的“随心所欲不逾规,由心而生不掺杂”的境界。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