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中国人要到2013年才能更了解梵高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1-02 15:07:08 | 文章来源: 新周刊

梵高书信

自从1982年《梵高传——渴望生活》出版以来,梵高始终是中国文艺青年的一个情结。他承载的不是一个画派或者一个传奇,而是一种心灵。

中国人要到2013年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梵高。

2011年9月开幕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主宾国荷兰在展区中开辟了“梵高:书信中的人生”专区,展出了15封梵高书信原件。也在这个时候,梵高博物馆与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正式签约,《梵高书信全集》中文译本共6卷将于2013年正式出版。

这套全集包括902封信,时间跨度从1872年到1890年梵高去世。其中819封是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还有83封是朋友或家人写给梵高的,是目前最完整的梵高书信集。另外,全集还包括近4300幅插图。这些图片的版权散落在近千人手中,许多图片都是第一次面世。

此前,中国人认识的梵高,是欧文·斯通《梵高传——渴望生活》中的梵高。那个梵高身上笼罩着一层孤绝的圣光,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艺界刮起了一阵抒写悲怆的风潮。

书中极富抒情意味地写道:“他仰望太阳。然后他用手抵住自己的太阳穴,抠动扳机。他倒下了,脸埋在肥沃又发出刺鼻气味的麦田里。他回到生生不息的大地母亲的子宫里去了。”

而实际上,梵高是朝肚子开的枪,痛苦地躺了两天后,才在弟弟提奥的怀中死去。生活比作家描述的残酷多了,但它并不试图感动你。

自从1982年《梵高传——渴望生活》出版以来,梵高始终是中国文艺青年的一个情结。他承载的不是一个画派或者一个传奇,而是一种心灵。2011年9月,梵高终于来了,还带来了他的同乡。画展“梵高和阿姆斯特丹的画家们”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展出。

乔治·布莱特纳、威廉·威森、爱德华·卡尔森、伊萨克·伊斯瑞尔斯……10位来自阿姆斯特丹的印象派画家,带来了19世纪末荷兰的人文风景。在这些杰作中,流动着一个多世纪前的光影变化。

这个展览的11幅作品中只有一幅梵高作品。尽管如此,还是吸引了很多人去一睹真迹,甚至有人自白看到原作就快要晕倒——那样单纯,那样美。

从印象派的技法出发,梵高发展出一种真正的个人风格:厚涂的颜料、浓烈的色彩,以及旋涡式的笔触。这些天才的创作拥有直击心灵的能量。

梵高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浪漫兮兮。他并没有把耳朵整个儿割下来,只是割掉了耳垂。在艺术上,一开始他显然有点笨拙,这从早期那些风格模糊的画中可以看出。

但是,当1886年提奥把他介绍给德加、毕沙罗等光彩照人的艺术家后,梵高开悟了。在巴黎,他爱上了日本版画,画作一扫阴霾之气,显露出鲜亮而活力充沛的色彩。日后,梵高火焰般灼热的绘画也深深地影响了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尤其是基尔希纳。

终其一生,梵高的脾气都很坏,又贪杯。他不得父母欢心,也不懂得跟女人相处,就连同情下等阶层,也让被同情的人无法忍受。梵高在不良情绪里反复出入,甚至搞得要到圣雷米的精神病院去接受治疗。

但只要拿起画笔,他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如飞机升上平流层。这也许是因为,画画是更接近于人的本性的活动。沉溺在绘画中时,梵高是喜悦而强大的。他发觉这种转换能带来快乐,因此在两种状态间反复穿梭,不断地画着画。

这些内心的挣扎变化,在梵高的902封信件中出没。他人生中只有一个阶段没写什么信,就是1886—1888年。这两年,他和亲爱的提奥住在一起,无需写信。

在痛苦的1888年(梵高死于1890年),梵高时常用力将自己从精神崩溃的深渊边拽回阿尔的星空下。《阿尔夜晚的咖啡馆外台》中,天上的星星硕大,橘黄色的咖啡馆仿佛盛满了人间最温暖的灯光。他站在不远处的黑暗中,满怀眷恋地看着这个世界。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