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溶在红茶里的雨滴--彭如华水彩个展亮相上上国际艺术博览中心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0-17 10:59:48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一杯红茶里的雨滴——彭如华教授水彩画展

文/吴十洲

她讲的故事——那是陪老伴在“牛棚”度日的岁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她拿起封存多年的画笔画了一幅写生的水彩小稿,从旁边走过的人,有人停下了脚步看,其中有一个人顺嘴说,你画的是英国水彩。她为此兴奋了,也心悸。在这山沟沟里居然有人知道,她的画儿是英国水彩。那年代,就像英国红茶,那是西方资产阶级,或西方贵族的文化生活标志,平常人群里不多得,画英国水彩更有一种“独上高楼”的况味。

我遇到她,她已是古稀之年,在国内,英国水彩仍然是学院门墙里的小画种。我观赏她的水彩画,顺口说了一句,这里的水色有几分透纳(Joseph Marroad William Turner,1775—1851)的风韵。不想由此,我也有幸忝列在她的为数不多的“知音”之中。“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此境界也搭上辛稼轩“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的词话。也许,仅此,你就会从画儿中看到孤独。如“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 她的作品充满了一种诗意——孤独的自在与慈悯的关注的交融。

《林中的野花》(水彩) 彭如华

 

一位孤独、自甘寂寞者,才会是这类作品的主角。风雪中的太白山,大雪滂沱、云烟雾霭、翻腾的乌云以及躁动的风暴,令人眩目;晨雾中秭归,传递着屈子的风骨,绚烂的阳光照耀下,看上去酣畅淋漓。那或是她最爱的光辉,不带一丝的呻吟……她似乎抓住了云雾瞬间变幻的机柕,她的作品中的小镇上,一派热闹非凡的场景,笑语欢快的一群群路人,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透纳面对着窗外也会喃喃低语:“阳光即上帝”,谁体会他的精神家园有多么高远、虚静。她是这样一位孤独者,表现为置身闹市之外 “那人”的形象,或者是画家人格的化身。画面上,一阵来自夏日的风,从隆冬的高山上融化,流经匆匆的春溪,在山涧里回转。

1994年的《石榴和辣椒》是她的静物作品中的力作,画中的色彩鲜艳,色调丰富,早已超越了“随类赋彩”的范式,闪烁的光彩,体现了她对色彩与光的敏锐地感受力与表现力。这幅画像是一本水彩画教科书,她说过,技法是通向目标的一座桥,也是渡河到彼岸的船只。 从中可以看出,她潜心学习和研究英国水彩艺术的优秀传统,努力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对西北地区浓郁的民间艺术情有独钟,兼容并蓄。在构图、用色上,她大胆创新,形成了色彩亮丽、格调清新的独特风格。她善于捕捉物体周围变幻的光影,通透得鲜活,不禁让人感慨“其秀在骨,其厚在神”。这种美,或并非会被人很快发见,却不会使人产生饱和感。基于这样的原因,大概是这种美与人们已知的美接近,其独特的魅力,在于是那些不易发现的美,隐藏在相似的画面中变幻莫测的微妙之处。

《石榴和辣椒》 (水彩) 彭如华

 

她的新作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彩画,而包容了对自然、对社会的大印象。器物与神态,风光与色彩交融,烘托出强烈的视觉气氛。中国西北风格,在构图形式、用色上又有了新的创新——天上飘来的雨滴,形成了自己格调清新的独特风格。

70岁的她,精神很好,健谈,几乎每天都在作画,有时候一画就是一天。一杯红茶,祝愿她。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