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主题工作坊第六场之“从威尼斯双年展看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在798第零空间举行。《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主编朱青生教授担任主持,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彭锋教授、文化部外联局西欧处处长陈平作为嘉宾出席。大家围绕着“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览”展开了讨论。
首先提到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场馆问题。中国馆位于威尼斯Asenale(军械库)最里端的油库和室外的处女花园(或译圣母园),内有大量意军在二战时遗留的油罐,它们被列为意大利国家保护文物不能随便移动,中国馆室内没有一个相对方正的展览空间可供策展人发挥。这样的限制一直是中国的艺术家、策展人的遗憾,今年更有策展候选人因此而拒绝策展,并写信给文化部希望能改善场馆条件。面对这一问题,陈平道出了其中内情:客观上说,相对欧美发达国家,中国毕竟是威尼斯双年展的“迟到者”,早在上世纪70年代,威尼斯的各国家馆所在的主场地就已经没有太多空间了。而目前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国家中,像中国一样没有国家馆的有40个以上。经过反复考察评估,文化部不愿放弃主场区展馆集中、艺术氛围浓厚的区位优势,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在市区建馆,而与市政府洽谈占用美国馆前面的空地,但由于是公共空间而未能谈成,经过反复争取,才得到目前的结果。
作为本届中国馆策展人,彭锋也认为,中国馆的现有条件确实很不利于策展,在国内的当代艺术展览中从未遇到过如此艰辛的场地环境。这对策展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也不失为一个突破和实验的机会。彭锋根据中国馆的实际情况,在形式上突出“弥漫”的通感效果,形式独特。可以说,中国馆的场地条件在某种意义上促成了这次中国馆“中国味道”展览的策划和实现。
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这样一个重要的国际艺术展,另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中国当代艺术展现给其他国家看?
彭锋认为,当代艺术不应该是已经风格化、定型了的艺术,而应该是正在进行中、正在实验着的艺术。他在整个中国馆的策展和布展过程中,就是想要与艺术家一起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存在着什么样的可能性”这一问题。中国馆展览不是要炫耀国威,也不是展示西方人已非常熟悉的传统国粹,而是要展现当代艺术的面貌。在彭锋看来,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验性与前瞻性,故而他回避了艺术家们已经成熟风格的作品,所有参展作品都是艺术家根据实际场地限时创作出来的新作。彭锋还提到,当自己的策展方案被选中的时候,他更多感受到的是“接受了国家的委托与任务,为国家而工作”。因此他希望可以最大程度展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展示中国当代艺术很强的实验能力和开放程度。
彭锋还指出,中国文化具有它的特异性,与西方文化有很大区别,中国当代艺术也有其独特的国际地位。如果笼统地将西方设定为对手,那么中国在当代艺术已可以与西方世界进行对话。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有足够的自信,更多地参与到威尼斯双年展这样的国际活动中。本次中国馆的展览,在与威尼斯双年展“Illuminations”(光照)这一主题呼应的同时,也试图展示给西方世界一个独特的东方视角。正如官方代表陈平所提到的,中国当代艺术要表达一种积极的反应和对话的态度。
本次中国馆的展览最终赢得了不少国外艺术家、艺术学者的认可和赞扬,在国内艺术界和评论界看法并不一致。国际美学协会主席卡特先生曾评论中国馆是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国家馆。但是展览也引来了不少批评。有批评家认为,中国馆的作品对主题的表达较为浅显,展览更多地体现了策展人的意志而缺乏艺术家对主题的思考和表达。事实上,作为策展人的彭锋对本次展览也有一些遗憾。一方面,从接受“国家任务”开始,场地、时间都有一定限制,尤其是时间也十分紧迫,从确定参展方案到开幕只有短短100天,准备上就显得很仓促。另一方面,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艺术家要完成“命题创作”和安装布置,难免会限制他们的发挥和创造。
作为从中国开始派团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就参与其中的政府工作人员,陈平坚定地认为:威尼斯双年展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文化项目,它的影响力和积极作用不可忽视。各方的争议和批评都可以接受,但是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压力,都一定要坚持参加双年展,不能间断,而且要确定一个合适、公开、可持续的机制,从策展人的选拔到最后的布展、开幕,都要争求越办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