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欧阳中石——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倡行者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7-06 13:46:40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三、 体现了书法文化的艺术成就

欧阳先生常幽默的说“我不是书法家,只是一个教书匠”,“我不是书法大师,是老师,比大师大。”的确如此,欧阳先生毕生倾心教育事业,书法只是他的“副业”。中国书坛从古代的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柳公权、李北海等,到近现代的林散之、沈尹默、吴玉如、沙孟海、启功、沈鹏等巨匠,又有谁会把书法当“主业”?但就他们所谓的副业——“书法”造诣又是许许多多专业书法家根本无法比拟的,关键差别不是书艺技巧,而是书法文化。

欧阳先生书法造诣颇深。他学书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少年习书初师武岩法师,有“武岩纸贵”之说。武岩法师道行极深,书艺卓尔不群,教学方法更是独特,每次只教一个字,练字必须用他贵的离谱、相当市价25倍的宣纸。少年欧阳的超人之处就在于:学书法就要拜名师,并能把巨大的压力转化为潜在的学习能量。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思考精心练,时过半年从法师那里学习了真、草、隶、篆诸书体,领悟了中国传统笔墨技法的基本要领,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功底。当然所谓的“贵纸钱”法师每次收下后,又转回欧阳先生家中,只是瞒着他而已。谈及此,欧阳先生不无感慨地说:“我的书法蒙师,不但书法写得好,而且懂得教学法——不容易得到的东西才知道珍惜。一个‘惜’字使我终生受益。”欧阳先生学书后拜师与沈尹默齐名、有“南沈北吴”之称的一代宗师吴如玉。吴玉如(1898-1982),天津南开大学教授,中国书协名誉理事,精通经史,文字训诂,擅长诗词,尤工书法。书法四体皆精,书风温厚秀润,气度洒脱俊逸。他与吴如玉亦师亦友,受益匪浅,得以书法艺术之升华和文人风骨之熏陶。欧阳先生学今人,更多的是学古人,取法乎上,学而化之。学书力追晋唐,唐碑入手旋即转临北魏诸墓志,亦涉足于篆、隶、甲骨、金文,尤于欧阳询诸碑临池用工更勤。后皈依晋“二王”,行、草书取势“二王”,亦得益于黄庭坚、孙过庭。欧阳先生还在编写《书法与中国文化》、《中国书法史鉴》、《中国的书法》、《章草字典》、《书法教程》、《中国书法艺术》、《篆书浅鉴》、《隶书浅鉴》、《行书浅鉴》、《草书浅鉴》、《楷书浅鉴》、《学书津梁》等书法著述中,与历代书法巨匠神交心往,在将他们的比对中,汲取有益于自己的艺术养分,融会贯通,自辟蹊径。他是学者型书家,书作透射出一种“文”的气息,集万端于胸中,幻化出千种思绪,从笔端涓涓流出,化为与其学问修养相融合的境界,以书法艺术形式展现给读者。其学者风范、书家功力的完美统一,构成了其飘逸沉稳、刚健温润、灵动平和、不激不励的艺术特色,以独特的艺术风貌屹立于当代书坛。欧阳先生出版面世的作品有行书《中石夜读词钞》、《中石钞读清照词》,小楷《老子道德经书卷》,楷书《朱子治家格言》和《中国美术馆当代大家邀请展作品集•欧阳中石卷》等及各种专业报刊发表的书法作品和全国各地大量的题词及匾额等。观其作品各体兼综,而融汇于行草,略带碑味和隶意,斜中取正,对笔墨和线条的驾驭达到了相当娴熟的程度,有的风神俊朗,神融笔畅;有的气魄沉雄,浑厚苍劲;有的奇崛多变,时出新致;有的清雅优美,风华滋润。正如著名美术评论家梅墨生在评价欧阳先生的书法艺术所言,“就书法实践来看,先生是技能比较全面型的书家。但突出代表其书艺水平的当为行书体”,“先生的书法,起讫分明,笔笔交待清楚,欹正相生,婉丽多姿而仪态自得,实风雅华美之作,这与先生一生行迹的多才多艺、济洒透脱非常吻合。”

欧阳先生在书法上有许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关于书法练习,他说“得会学。刻苦地学不如愉快地学,改变自己,要注意方法。”、 “不要只相信苦功,重复自己错误的‘苦功’不但无益,而且有害”、“练得要功夫,时间长并不说明你的书法就一定好。学而时习之,‘习’精通之意”、“循序渐进,为什么不能跃呢?”、“‘圣人耐天下一家’,耐即能之意。”聆听了欧阳先生这些教诲,我们便清楚地看到了欧阳先生对书法见解上的一种察微知彰的洞察力。欧阳先生对书法“创新”持谨慎的态度,提倡书法研究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求其然而然”。提出了“历史高峰”与“时代前锋”的观点,认为“高峰”是历史形成、并已定位的最高水平的书法家,如王羲之。“前锋”是在传统基础上进行体现时代特色、被当今和历史认可的探索者。“先锋”能否成为未来的“高峰”由历史说了算,但往往历史会选择那些与“高峰”一脉相承的“先锋”。欧阳先生特别提倡书法的社会功能,要“切时如需”,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充分展现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使中华民族文化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欧阳先生的书法文化成就与其综合文化修养密不可分。他是当代著名学者,国学功底深厚。早年就读山东济南,1950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哲学系,再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是逻辑学大师金岳霖先生的得意门生,曾主编和撰写了《逻辑》、《中国逻辑史》、《中国逻辑思想史》。他长期从事语文教学,80年代运用对中国文字、语言特点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逻辑学理论,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语文教改方案,试点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收入《北京语文教育50年》。他是“奚派”创始人奚啸伯先生的嫡传弟子,常登台演出,对“奚派”艺术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他由此扩延至对整个京剧历史渊源、音韵、各派艺术特色及表演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创作颇丰。欧阳先生学识渊博,著述等身,他把各个门类的文化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相互促进,大大充实了自己的书法文化,收到了意趣天成的艺术效果。他说“一个人搞艺术,一定要有搞学术的科学观点;搞学术一定要有艺术家的灵感。我搞学术,又搞艺术。科学的观点,打开了我学术研究的脑壳;搞艺术,丰富了我的生活。我搞逻辑、数学、化学,进行的是逻辑思维。搞书法、绘画、诗词、戏曲,进行的是形象思维。我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密切结合,开辟了我研究的广阔天地,也收到出人预料的成果。”对此,沈鹏先生也有言:“书法家的‘文’,有其独立于书法之外的一面,也直接关系到书法作品的气息。书法家的人文素养,既是知识积累,也是一种精神境界、精神状态在书写中的直接流露。从事各类艺术都要‘博学’,而书法家的‘博学’有书法家所要求的特殊性,直至渗透到数不清的‘一画’之中,深藏在‘一波三折’之中。”

最后,我用一幅由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为庆祝欧阳先生诞辰八十周年撰写的长联作为对他的祝福:“从教从文从哲从艺学贯古今育桃李,立身立世立德立言道积福寿映河山。”衷心祝愿他老人家健康长寿,艺术长青!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