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自我救赎的精神修炼:许仲敏的艺术奇观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3-26 21:53:10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开幕式

 

2011年3月26日下午,许仲敏个展在今日美术馆主展厅拉开了帷幕。此次个展展示了许仲敏近年来创作的新作《梯》和《罂粟》系列。层层叠叠的树脂人物模型,奇特炫丽的激光效果,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灯光、运动和色彩的视觉盛宴。而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也成为许仲敏艺术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

艺术家许仲敏学习版画出身,一直工作和生活在英国和北京两地。他以装置作品《转山》、《蛋形》、《隧道》、《云》等为人所熟识。他不断在不同的生活体验里感悟艺术,感悟生命的意义。“行走”和“循环”构成了他艺术语言的重要部分。正如他所说:“我觉得人生就是一个旅程,当你在旅行的过程中,虽然你看到不同文化不同人种不同地理环境,但是你思考的还是你自己在做什么,虽然有些东西让你兴奋有些东西让你疲惫,但最终你所看到的,还是会变成你自身的修练。”

许仲敏装置作品中快速行走的人,冰冷的不锈钢和闪亮刺眼的光让人印象深刻。从他的第一件机械装置作品《桥》到新作《梯》和《罂粟》系列,都表明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去向和后工业的感受。在许仲敏的作品中,“行走”和“循环”的运动激起了人们对文化和生命的思考。他把人类肉体存在的过程,用一种普遍经验和生命不断循环运动的方式展现在了观者眼前。作品中的“行走”展现了一种非特定文化特征,它在信仰中的古老文明与当下我们不断追寻的现代性之间搭筑起了一座桥梁。

“在后现代发生的全球文化曲解对当代艺术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导致我们将更多注意力放到生命如何生存、如何承受及如何结束。对于一定程度的一个人的一生来说,人们很自然地应开始考虑生命。当我在创造我的艺术作品时。这是一种自我解救的精神修行过程,充满着苦辣酸甜。”

“时间”一直作为一种隐喻的元素贯穿许仲敏的艺术创作。时钟的嘀嗒声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不停移动的小人让人有种时间不可逆的错觉。就像时间一样,没有人可以停止不断重复运动的小人。同时也说明时间亦是一种存在的生命力。许仲敏在作品中清晰地探索了对“时光流逝”这一观念既直接又具有隐喻性的运用方式。

许仲敏的系列机械装置作品都运用了同样的媒介,方法和形式。他经常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汲取创作灵感。这些充满未来感和现代感的作品思考了人类有关“前世”、“现世”和“来世”的轮回,表达了对人类生存方式、过程和意义的古老领悟。作品内在的精神启示和宗教体验的希望揭示了人类“今世”的解救行为。

“这些作品承载了一种非常强的表达力,超越了时空。人类的生活总体上应理解为一个无休止的循环和重复过程。我的装置艺术作品意图以超越时空的方式通过强调象征意义来阐述和传达生命的神秘、抽象但又“不可抗力”的特性。”

图像时代必然改变着人们的视觉生存方式,大众文化趣味也必然影响艺术家的视觉表达方式。许仲敏同其他中国艺术家史金淞、李晖等人一样都是用雕塑来呈现他们的观念,他们往往用一些写实的物象符号和直接的物质材料来传达意义。而这些作品置放在公共空间里,更具有一种对现实真实性的迷惑力量。

许仲敏一直致力于对“视觉科技”这一人类文化中的古老话题的解构过程。他的机械装置融汇了繁杂的科技原理等多学科知识。而这些实验性的作品也充当了一种物理表现,向我们解释了视觉的工作方式。

一束束耀眼夺目的光,这种通过视觉体验得到的经历是珍贵且值得记忆的。与我们视觉活动同时发生的,许仲敏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我们只得不断地返回到自己的瞬时记忆中去寻找刚刚看到的事物,无论是从视觉还是感觉上,他的作品都像是一件新科技的展示品。许仲敏给我们制造了一个幻觉,他在把玩我们的知觉,给我们带来无法完全理解的现象和无法抓住的感觉。

据悉,该展览一直延续到4月12日,许仲敏《现实中的存在》讲座将于3月27日在今日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

 

开幕式现场


 

观众参观展览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