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何水法新年新作洛神春赋4月盛放洛阳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2-16 16:25:12 | 文章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何水法和他的新作《洛神春赋》
 

4月,著名国画家何水法将在河南洛阳举办他的个人画展。有“何牡丹”之誉的他,为此展专门画了一张大画。画中,66朵牡丹盛开于长7.8米,高2米的纸上,气宇不凡。

这几天,大画正在精心装裱,不久它将出发北上,与其他的七八十幅作品一起,在牡丹之乡展现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浙江国画家的独到与神畅。

大画创作于今年立春后。还是春节期间,何水法举家搬至某宾馆。宾馆的会议室高大开阔——这就是画家要的,因为他要创作的画大,一般地方还真摆不开。

何水法是蛮注重形式感的一个人,这一点可以从他喜爱穿喜庆的红衣上看出来。无论是参加省两会、下乡送对联、过年闭门创作,人前人后,他都一袭红衣,很瞩目地立于人群中或画案前。

这是一种风格。画家的风格属于喜欢灿烂开放的那一种。他灿烂说话,灿烂处事。画亦如此。灿若牡丹,是何水法画意中的一袭红衣。因为今年4月的个人画展,画家的年就过得跃动起来。

这幅为画展量身订制的画,将立于展厅正面的宽阔之处,以点睛之势亮出画家的精彩。

为此,宾馆的大会议室大过年的也没有闲着,里面的长桌子被一条条拼起来,连成一张巨大画案。画纸自然也要细致地拼好。笔、墨整装。大年初二,开始准备,家人和宾馆工作人员忙活了一天,而画家的微博(http://t.sina.com.cn)开始陆续“直播”。大年初三,画家先酝酿着试了几张小品。然后从画纸的中间开始落笔,水墨牡丹徐徐开放……爱喝酒爱热闹的画家把自己独自关在会议室中,将心中浓墨淡彩的最美牡丹根植于纸上。窗外,这个暖春浓郁的春意,从半开的窗棂间挤进来。

今年66岁的画家早期攻工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专事写意。他画风的转变,意味着一种思考和寻找。画家从传统的笔意间学习精微之妙,又从欣欣向荣的生活中寻找艺术的朝气。说来,画由心生,在何水法的作品里是有解释的。

大年初五,画家的巨幅牡丹初具规模。陪伴他的家人告诉记者,前一天晚上10点多,画家感觉大好,疾笔若风,墨彩如舞,连续奋战至凌晨。过后,画家自己用杭州话这么对记者说:“吃力的,吃力的。”他说,画至兴处,忽闻远处爆竹震天,于民间,正是迎财神的吉时;于画家,则是欢庆画作初成的喜乐。

这一幅巨作,命名《洛神春赋》。

立于画前,近观,可见墨色层叠,或朱或粉,或浓或淡,66朵牡丹花开富贵。画家笑言,66朵,蕴藏巧意,其一取六顺之吉,其二66岁正是画家的年纪。远望,画中春意曲折,疏密讲究。画家自己很满意,画得酣畅了,“比以前又有进步。”

人们称何水法为“何牡丹”,意指其牡丹画成就斐然。与他熟悉的人知道,这斐然非一蹴而就,在有意无意间,画家的刻苦与勤奋总是被他的旷达外表所遮盖。事实上,自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画家年年都赴洛阳、菏泽等地写生,从未停歇。

站在《洛神春赋》前的红衣画家何水法,面色红润,喜上眉梢,眼神里是藏不住的率真。他说,几天来,直到这会儿,才稍稍轻松了。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