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美术史与世界性的构建——中国第四届高等院校美术史年会在上大举行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0-09 11:01:28 | 文章来源: 中国艺术品网

 

中国第四届高等院校美术史年会专家、学者合影

2010年9月24日、25日,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美术史与世界性的构建——中国第四届高等院校美术史年会”,在上海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国内23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美术史与世界性的构建,具体又分为六个板块:世界性与跨文化研究、世界性与视觉艺术研究、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美术史研究、国际视野下的外国美术史研究、国际视野下的风格与形式研究、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美术史方法论研究。在24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上海大学常务副校长周哲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仲呈祥,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分别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会议特邀著名美术史学者薛永年、尹吉男、潘耀昌、王镛、张坚、邹跃进等人,作为各板块的学术主持人和评论员。

学术顾问曹意强教授首先作《艺术的构建性与世界艺术史大会》的报告,他回顾了艺术史自19世纪确立为学科后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世界艺术史大会的由来。他特意指出,本次研讨会与2016年将在中国举办的世界艺术史大会密切相关。而世界艺术史大会在中国的召开,将代表中国真正融入国际学术界。围绕美术史与世界性,在两天的主题发言中,来自不同院校的三十余位学者分别作了专题发言。

杨振宇首先考察了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1989年中译本翻译出版所隐含的美术史观念,结合艺术家万曼未刊稿创作笔记,探索’85新潮时期美术史与思想史的内在交汇。郭亮讨论《17世纪地图东传与维米尔的演绎》,吴燕武则进行《二十八宿形相考源》。

翁剑青探察《中国公共艺术的当代性与世界性》,郑岩则试图借助图像与记忆《重建阿房宫》,他指出现有四个“阿房宫”的概念:1、历史上的阿房宫;2、历史学的阿房宫;3、文学的阿房宫;4、图像的阿房宫。这些概念之间并不完全重合,也不一定能够形成互补,其关系之错综复杂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范淑英解读了唐墓壁画胡人仪卫图像,张长虹以傅雷策划黄宾虹书画展为例,探讨了该展览所体现的傅雷艺术理想。

沈语冰《注意力与视觉性的建构》探讨了乔纳森-克拉里和他的视觉研究,尤其是对塞尚《松石图》的研究。韩国留学生金宝敬以《中国画风影响下的金弘道花鸟画》,聚焦了中韩文化交流的问题。潘耀昌《Malerisch,Picturesque和入画的》一文,进行了沃尔夫林基本概念的英译解读。张坚则讨论了20世纪初期的美国艺术史学。

面临西方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挑战,陈池瑜例举了《中国美术史研究受西方艺术史观的影响及其对策》。陈研则进行了将西方图像学方法引入中国版画研究的试验。

申子辰和李建群的研究,均以女性主义方法切入,对古希腊柱式和女艺术家,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但申子辰尖锐的表达方式,也引起了一定的争议。

吴燕武和陈妍以研究生的身份参会,各有不俗表现,让人看到了美术史研究未来的希望。

会议的评论环节和提问互动,体现出思想的碰撞,不时有激情的火花闪现,迎来阵阵掌声和笑声。

第四届美术史年会论文来稿多,质量也较高。配合会议主题,许多文章的写作体现出了可喜的新视角、新方法。在当下,艺术史研究已演化为视觉文化的研究,并将整个世界的艺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本次会议,进一步强化了艺术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建构性作用的认识,使美术史的研究具有更为深远的价值。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