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获金奖的全景画——《淮海战役》全貌(图①) 鲁迅美术学院集体创作
本版图②③④⑤⑥⑦均为《淮海战役》全景画局部
鲁迅美术学院领导与画家合影。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韦尔申在工作中。
画家在六层楼高的升降车上作画。
全景画《淮海战役》在“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获壁画金奖。鲁迅美术学院在中国美术界乃至世界再一次引起关注。中国壁画学会会长、全国壁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侯一民这样盛赞鲁迅美术学院,他说:“鲁迅美术学院的全景画创作队伍是当代中国集体的‘米开朗琪罗’,他们在艺术上的水平,他们的开拓精神与合作精神,堪称是一个英雄的集体。 ”
全景画《淮海战役》是由李福来、晏阳、李武、曹庆堂、周福先,韦尔申、付巍巍、李宪吾、孙兵、刘希倬10位来自鲁迅美术学院的专业画家共同完成的作品。此作品长156米、高18米,且不说这幅画的长度,单说这高度足有6层楼高,光颜料就用了一吨半。这一规模就完全可以让人惊叹不已。
全景画《淮海战役》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淮海战役战场上的每一个关键细节,画中光人物就有几千个。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的战役。要用油画表现这样的一场伟大战役谈何容易,10位画家走过怎样的艰难绘画过程?采访中,画家晏阳告诉记者,在2003年他们10位画家就开始着手准备了,直到2007年历时3年才彻底完成。创作《淮海战役》首先是实地考察。 2003年夏秋时节,他们从沈阳出发,来到安徽的宿县、河南的永县等当年淮海战役战斗过的地区,了解地形地貌、建筑、风土人情,并组织当年参加战斗的老兵座谈。这样经过4次反复考察,使画家完全进入了角色,每个画家好像都是当年战场的一员。鲁迅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李福来说,创作过程中构思最重要也最艰难。最后他们选择了以当年打陈宫庄为立足点,分出东南西北以及战役涉及的主要村庄、山头,其位置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还原。进行草图绘制,光20多米的草图就反复了200多张。
这幅画将我们带到了淮海战役的战场上,艺术家们运用全景画所特有的造型手段,将一个个有重大影响的历史瞬间,凝固在150多米长,18米高的画布上,在特定的灯光,音响以及逼真的地面塑形,仿真道具的烘托之下观众在特定的距离之内产生出强烈的视幻觉,从而使之置身于巨大的临场氛围之中,这种感染力与震撼力是我们常见的架上绘画所不能与其相比的。
采访中,一位看过此画的观众兴奋地告诉记者:“绝对逼真,其实你现在看到的图片只是长方形的,而现场是桶状的,置身其中,四面都是战场。最大的人物也不过有70厘米,看后却感觉画中人和现实中的一样大。 ”
由于全景画独特的表现形式,使造型艺术的许多表现形式及手法交融在一起,它所产生出的强烈而逼真的视觉冲击力,消解了观众与历史之间的时空距离感,将其带入历史的情境之中。因此,全景画造型艺术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冯远先生在看了《淮海战役》全景画后,意味深长地说:“你们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
李福来说,从鲁迅美术学院老院长宋惠民组织创作的全景画《攻克锦州》开始,20多年来,画家们之所以能在40度高温酷暑和仅3度的严寒隆冬的艰苦条件下不弃画笔、认真耕耘,是他们心怀无限崇敬,虔诚地一定要为千万无名英雄树碑立传,昭示后来人永记,是英雄们用鲜血铸就了共和国江山的丰功伟业。画家们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只是为了对死者的祭奠。
《淮海战役》作为徐州的淮海战役纪念馆馆藏的一部分,被永久收藏。
如今在中国提起全景画创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鲁迅美术学院。为什么会这样有影响?形成这样独特的“鲁美”现象?其实这种现象并非偶然。现今100米以上规模的全景画世界上仅20余幅,而且大部分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作品。新作为数很少,而中国却在短短20年之内完成11幅之多,这些全景画都由鲁迅美术学院完成的。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韦尔申介绍说,中国全景画艺术的兴起始于1986年。由鲁迅美术学院独立组织创作完成了以解放战争为题材的全景画《攻克锦州》,是中国第一幅全景画,从此打开了中国全景画艺术创作之路。随之又组织创作完成了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解放战争题材的全景画《莱芜战役》,《郓城攻坚战》;于1999年又创作完成了难度很大的首次以中国古代历史为题材的全景画《赤壁之战》,之后,又相继创作绘制了《济南战役》,《大决战——三大战役》、《井冈山斗争》、《淮海战役》等全景画。其中全景画《赤壁之战》获得第十届全国美展的金奖,这也是全景画首次获得的金奖。也正是由于鲁迅美术学院在中国全景画艺术事业中所居的特殊地位,所取得的显著艺术成果,2006年第13届世界全景画学术会议才选在在中国、在鲁迅美术学院召开。
有评论家说,这样的大型创作,只有鲁美画家才能做到。因为他们没有忘却延安鲁艺精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现在这些画家正在郑州创作《大河之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