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大型当代艺术展"改造历史"亮相国家会议中心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5-04 20:42:04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兰红超/ 图片

“改造历史 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视频】周春芽:看艺术家的作品要注重“艺术气息”

【视频】向京:梳理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视频】艾敬:“改造历史”中应该有关于爱的主题

【视频】李富根:媒体尤其要关注中国精神领域的发展

【视频】陈喆:当代艺术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

【视频】吕澎:展览作品会对当代艺术产生连锁反应

 

2010年5月4日“改造历史 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 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此次大型当代艺术展由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广东美术馆、保利艺术博物馆、今日美术馆、阿拉里奥北京、中国艺术投资有限公司、寒舍艺术空间等9家机构联合执行主办,艺术史家吕澎、诗人和策展人朱朱、台湾学者高千惠共同策划。

此次参展艺术家共计291人,其中“主题展”140人、“特别文献展”41人、“中国青年新艺术邀请展”65人、“气质与文明”17人、“平凡的奇观”28人,参展作品包括架上绘画、水墨、版画、雕塑、装置、摄影、影像等千余件。

此次在国家会议中心的展出持续至5月21日结束。展览还分别于2010年4月25日至5月19日在今日美术馆、4月25日至6月12日在阿拉里奥北京展出。

本次展览的国家会议中心展区由“特别文献展”、“主题展”、“气质与文明”、“平凡的奇观”4部分组成,总展览面积达13000平方米。基于本次展览的主旨与展示空间特点,策展人在布展上融合了美术馆与博览会的形式。

 

“改造历史 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 新闻发布会

 

展览缘起

自1979年以第一届“星星美展”为标志性起点的中国现代艺术发生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三十年。随着几代艺术家们的不懈创造和艺术批评体系的逐渐建立,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人们经常用“当代艺术”(从1992年开始用于艺术批评)来表述的中国新艺术在全球视野中逐渐成为热点,近年艺术的市场化进一步确认和扩展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和社会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当代艺术现象已经作为一个课题被提上了日程。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2000—2009)很快就要结束了,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现代主义运动,经过90年代市场经济下的政治与文化转型,在新世纪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什么是新世纪第一个十年里值得记录的新艺术及其现象?如何评价这十年的新艺术是人们共同关心的课题。基于这样的背景,举办一次代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新艺术展览变得尤为重要。

 

策展人及策展意图

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策展人认为,历史从来就不存在着一个本质主义的标准,历史也从来就没有一个被埋藏在无意识或者集体无意识深渊的绝对真理等待着人们去发掘,历史仅仅存在于每一位关心历史的人的理性的判断与实际的书写之中。2000—2009年这十年的当代艺术不仅受到了外部形势与条件的影响,同时它也在确立其文化的主体意识、争取“合法性”身份、自由表达等方面改造着自身的历史。事实上,中国新艺术及其历史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中,这个变化不是一个本体论的自动演绎,而是在所有当代艺术家和批评家的努力中发生的,特殊的环境影响着当代艺术的变化,尤其是在2008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这个背景下,“改造”艺术历史的工作正在剧烈地发生着。

基于这样的看法,此次展览将是对大量的资料进行选择和判断后的综合展览。这就是说,通过展览,与大家讨论什么是新世纪第一个十年里值得记录的新艺术及其现象。在一个看上去纷乱但充满可能性的时期,此次展览将从宏观和实证的角度对这十年的艺术发展进行考察和辨析,梳理一条历史的线索,通过对新世纪里的艺术现象进行“抽样分析”,巩固和完善大多数批评家已经开启的历史判断,进一步彰显和总结当代艺术的成果,并且,为以后更多的艺术史家(包括批评家)提供参考文献和讨论的空间,也为艺术家们的创作以及未来中国艺术的走向编撰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历史文本”。

 

展览结构与呈现

“改造历史”是从历史的角度对刚刚过去的十年的艺术进行梳理与呈现。我们知道,2000以来,中国当代艺术语境更为复杂,其相对1980、90年代的显现出更为“碎片化”的特征,人们很难通过一种或集中特征概括这十年的艺术问题与现象。因此,展览将从历史的、多元性的角度予以呈现,其主要由“主题展”、“特别文献展”、“中国青年新艺术邀请展”、“气质与文明”、“平反的奇观”五个部分组成。

主题展

艺术行业的发展在新世纪里处在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加速度之中,在诗歌、叙事文学、电影和知识界都不再扮演文化英雄的时候,艺术却因其与资本市场的结合,至少构成了一个真正的社会性焦点——也许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艺术家们都从来没有获得过如此多的物质收益与集体关注。这是先锋艺术的影响力不断扩散与纵深的十年,它引发了全社会的轰动,同时,作为中国这个全球热点中的“热点”被写入了国际艺术秩序之中。这个十年有无数的展览而无运动,有众多的艺术家而无流派,有不少令人难忘的作品而无“纪念碑”式的创作,或许,有些作品有待于在未来重新获得“追封”。如果是基于那些从西方文化理论中转译的概念与术语,对这个十年的艺术作一个简单的勾勒与还原,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是一个从“二元对立”转向了“多元化”的十年,从“现代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的十年,从西方崇拜转向“后殖民”思考的十年,从形而上追问转向了欲望书写的十年,从宏大叙事转向了微观叙事与碎片化表达的十年;如此多的转向恰好说明了这是一个充满了过渡与变革的年代。基于这种认识,策展人通过对这十年艺术与艺术家的考察,挑选了140位艺术家参展,其中有在1990年代就非常活跃,至今仍不断创作具有前沿性作品的艺术家,也有新世纪以来进入公众视野并持续进行艺术实验的艺术家。人们可以看到在过去十年里不断实验和不断衍生的艺术,他们呈现出新世纪第一个10年的艺术史面貌;

特别文献展

“特别文献展”是此次展览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设置这个部分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正确地呈现今天人们所说的“当代艺术”的逻辑前提。我们在展览的历史文献《中国新艺术30年——1979年以来的艺术与艺术家》中特别提示出了涉及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基本线索,是想告诉我们的观众,今天的现场与昨天的事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历史——体制问题、经济问题以及意识形态问题——的原因,我们当然不能够将1979年以来的重要艺术家在过去不同时期中的重要作品陈列在这里,可是,当观众在展览中看到了那些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做出了特别贡献的艺术家于今天完成的作品,仍然可以提示出“艺术”在30年中的变化是如此地不容易。“特别文献展”中的大多数艺术家是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里就已经以不同的方式提出了中国艺术面临的问题,他们在所谓的“健康”与“颓废”、“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族”与“(后)殖民”这类概念的认识、理解与讨论中,用自己的艺术给予了特殊的美学解答,这些不同形式的解答构成了30年的艺术史文献。

中国青年新艺术邀请展

安排在今日美术馆和阿拉里奥北京的“中国青年新艺术邀请展”是此次展览的一部分。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与之而来的全球化,是所有的艺术家的基本语境,可是,作为每个个体,他们的处境与面临的具体问题存在着种种差异。从65位参展艺术家的一百多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任何单一或者少数的几个概念归纳这些作品的努力将可能失败。这个现象表明,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现代主义运动开始,经过9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的洗礼,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已经朝着个性与更加经验主义的深度发展。宏大的哲学思考为具体的观念引导所替代;对视觉现实的直接表现,为将视觉符号作为更加独立的元素的实践所替代;尤其是,在经历了对西方艺术的学习和借用之后,艺术家们已经可以在他们面前的任何资源中进行自由的选择。在对艺术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材料、形象、符号以及思想资源成为主导,而个人的选择则成为更年轻的艺术家的普遍实践。

气质与文明

“气质与文明”选择了17位用传统材料和工具(主要是笔、墨、纸、砚)来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期间许多国画家使用传统材料和工具进行水墨实验的艺术家不同,这些艺术家没有在画面形式上做太多的“实验”,在他们看来,认真地理解、体会和实践晚清以前的古人的艺术精神和教养是非常重要的。 “气质与文明”中的作品只是我们所说的艺术家重新理解传统的一部分,放在“改造历史”中的基本意图是:提醒人们将“当代艺术”这个词汇从相对狭隘和缺乏开放性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既然艺术不是按照进化论的逻辑衍变或发展的,来自我们民族无意识深处、受历史文化影响的气质在今天正在重新获得生命力,因为我们可以在更为年轻的艺术家的笔下看到传统的创造性延续,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有这样的敏感性,因为这关系到我们的当代文化如何能够成为具有特殊文明背景的创造性文化的大问题。

平凡的奇观

中国台湾部分的介入,始于2009年10月中旬。台湾部分将以完整区块的方式呈现、台湾当代艺术30年介绍也将以完整专书方式呈现、台湾参展艺术家以197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艺术家为主,其主题定为“平凡的奇观”。这些开放、尊重、不涉商业的前提,是个人参与“改造历史”台湾部分的原因。展出作品的选件,除了代表性的艺术家之外,在作品讯息无法全面搜集,以及艺术家也有其个人因素考虑下,28位参展者提出近百件单元作品,分别来自艺术家新作、私人典藏与艺廊借展。基本上,此展乃以民间力量积极参与,打破中国台湾官方位阶意识,以及政治意识下的戒惧,完成台湾部分在北京的展览工作。基于两岸文化有共承处,也有历史演进经验,中国台湾参与此展的实质意义是,它在艺术论述发展和视觉演变上,能完整地获得最多中文人口的阅读和理解。在这样的大展下,它被并置地看到,可对话可比较,也让一群年轻创作者因北京的国际性,而被国际艺界一次性地阅读。

 

1   2   3   4   5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