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看梁洁华人物画的继承和创新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3-15 08:56:02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看梁洁华人物画的继承和创新

王晓波

梁洁华先生的人物画都是中国的女性人物。在她的画笔下既有中国历史中巾帼名流,又有来自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更有普通的劳动妇女。

近几年,我从香港文汇报和Internet上看到过梁先生的人物画,而集中看到过他的一批人物画则是在去年7月由广州美术学院、海珠区人民政府、岭南画派纪念馆主办,旨在展示梁洁华博士精湛的艺术创作技艺和丰富多彩的艺海人生的“艺术的召唤——梁洁华人物画展暨艺术文献展”后。我被她的一幅幅人物画所吸引,正如李清泉先生在《艺术对生活的呼唤》序言中所说“她将中国画中那种鲜明细腻的线条,含蓄独到的韵致,与西洋画那种奔放,实感的风格操为一体,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艺术面目。”(1)

首先,我坦言:在看待艺术的继承和变革创新上的基本立场---

我们应该支持中国书画艺术在继承中创新发展。 同时,我们不应该在对待中国传统绘画的作品(包含中国书法作品)过份的去要求每一个人、每一时期、甚至每一件作品都要有创新,都要有所谓突破。反之,由于教条地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笔墨形式,使得在读到有深厚传统功夫又有突破创新的书画作品时,亦品不出个中滋味。

基于我的这个观点,这使我不得不谈谈梁洁华先生的人物画及其继承与创新。

我的看法和观点是:梁洁华先生人物画在中西合璧的探索及多元统一的创作道路应予充分的肯定。梁洁华先生要坚定不移的按自己的路子走下去。

首先,我们从中国人物画展的历史中去洞悉这样一个真理:只有变化才能发展。中国人物较山水画,花鸟画早,人物画最早出现在帛画中,战国楚墓《人物龙凤》可证(2)。其后,人物画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人物画。

纵观中国人物画历史亦即是一部创新史。东汉时期的画像砖即有各种劳动场面的人物画,敦煌壁画中的《狩猎图》则出于北魏时期。在此之前人物画都很简练。自东晋时期顾恺之重人物形神,他曾说:“四体妍媸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3)” 。魏晋时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传入,出现了以《魏晋胜流画赞》、《论画》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论,奠立了中国人物画的重要传统。盛唐时期吴道子则把人物宗教画推进到更富于表现力、也更生动感人的新境地 。吴道子运用传统的线描,特别重视线条的变化和力量,故有“吴带当风”的美誉。五代两宋是中国人物画深入发展的时期。随着宫廷画院的兴办,工笔重着色,人物画更趋精美,又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被宋代李公麟提高为一种被称为白描的绘画样式。至明朝陈洪绶的版画精品《水浒叶子》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几十位水浒英雄人物。人物画到了徐悲鸿时, 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和素描加水墨,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而开中国人物画新风。

中国人物画发展到徐悲鸿后,出现了很多有成就的人物画家如蒋兆和、黄胄、程十发、范曾、方增先、林墉、王子武、王玉珏、李延声、梁洁华等等。当代的梁洁华先生则是一位更具特别和创新风范的中国人物画大家。

梁洁华先生在人物画创作上有哪此难能可贵之处呢?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