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大清帝国印象》中的《打牌的贵妇人》铜版画
图二:《江山烟云》 郎静山
图三:《九龙郊景》 李铁夫 1932年
图四:《街头》 陈抱一 1929年
“找得着、看得懂、买得起”,不求最贵,但求最可心。这也许才是大众收藏的最高境界——
当拍卖市场上不断爆出“亿元天价”艺术品的同时,也将这个市场的准入门槛越抬越高,最终成为极少数富豪们的游戏项目。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单一的拍卖市场并非收藏领域中的唯一标准,如果仅仅跟着拍卖、富人的脚步跑,那将会进入到艺术品收藏的最大误区之中。“民间收藏”的概念已经到了必须要提一下的地步了。“找得着、看得懂、买得起”才应该是艺术收藏的正确方向和目标,而其中个人兴趣是最主导因素。曾有人专门收藏从明代到今天的各种民间糕点模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上面,其实凝结着中华民族最细枝末节的文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本文介绍的这几位资深圈内人士,平常的工作都是接触的高端艺术收藏品,而私下里又几乎都有自己的独特爱好:不求最贵,但求最可心。这也许才是大众收藏的最高境界。
秦风 台湾收藏家
铜版画并非印刷品
问:如何区分铜版画和照片呢?
答:用放大镜看作品,发现有网点的就是照片。
问:书籍毕竟会有很多的发行量,会影响其中铜版画的收藏吗?
答:如果是当今技术条件下的图书发行,肯定收藏的价值不大。但当时西方社会中各类出版物的发行数量普遍不多,一般也就在1000份左右,最多不超过2000册,发行数量不是问题。
问:中国题材的铜版画作品,其最大的价值何在?
答:西方人关于中国的铜版画记忆,其实仅仅限于晚清时代,历史本身很短,留下来的作品也不是很多;等到照片出现的时候,由于当时摄影技术、器材等的初级阶段限制,印刷出来的效果比铜版画还要差,因此这一阶段出现了铜版画、照片并用的现状,甚至很多出版社将照片再翻刻成铜版印刷。最后,随着照片的大量使用,铜版画采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仅仅是绘画、印刷等技术方面的价值,还有历史文献性方面的价值,共同形成了铜版画颇有潜力的收藏前景。
当年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大量误读,会不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早就过去的那段历史,误读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的理念是:先研究、再收藏,没必要马上判断其中的是非。
问:从当年西方社会出版的书籍、画报中剪裁下来的“印刷品”,能成为可以收藏的艺术品吗?
答:西方人关于中国最早的图像记忆,最大规模的一次始于当年英国爵士马戛尔尼率领使团觐见乾隆皇帝之行,随团出使的画家利用画笔记录了当时清朝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回国后,这些“纪实”绘画作品被制作成铜版画广泛印刷在出版物中。随着19世纪摄影术的诞生,各类出版物中的图像逐渐被照片取代,而当时广为传播使用的铜版画却因此成为珍贵的收藏品被各路藏家追捧。在18-19世纪期间,西方社会形成了美术、印刷和传播三位一体的出版模式,由于铜版本身所具有的精细线条感,成为当时印刷书籍、画报的首选刻版。与后来的照片不同,印刷成品与原版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就如同今天的版画概念,能找到当时的出版物,每一张图像就是一件可以收藏的艺术作品。
曾经是报社记者出身的秦风,第一次接触铜版画就几乎是一见钟情地喜欢上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一本书《大清帝国印象》,让秦风率先注意到了其中的学术价值,尤其是其中的铜版插画。之前,已经有日本人开始有意识地大量收集西方关于本国的图像资料,来源之一就是在18世纪前后西方社会的出版物,而中国人对于这个领域知道的人不多。
尽管十几年前秦风开始收藏时,这个市场中的铜版画价位并不高,比如一幅珍贵的慈禧像仅为4000元。但为了一次难得的收藏机会,秦风还是不得不向银行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换来资金进行购买。
当然乐趣还是第一位的。今天的中国人对于几百年前“大清帝国”的印象,基本全凭文字想象和影视剧中的形象参照,而当时西方画家们笔下的“中国人”形象,也并非全是完全可信的“纪实”作品。“误读”也就成为秦风收藏中的最大乐趣之一,比如我们在故宫中瞻仰的威严的康熙大帝,在西方人眼中却变成了一个“满脸麻子、瘦削枯干的小老头”。
李欣 华辰拍卖影像部经理
“老照片”持续受市场热捧
问:影像市场的具体分类有哪些?
答:简单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反映历史的“老照片”;记录今天的“纪实摄影”;展现未来的“当代观念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