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绘画

梦想与责任——油画家王铁牛的艺术之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2-17 04:22:52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于晨

瓦西里岛的第三条街(油画)王铁牛

中国当代极具实力的现实主义油画家王铁牛,在全景画和大型历史画创作上艺术成就突出,但最能直接反映其艺术天分和艺术格调的却是油画风景写生。从他一开始接触绘画,对景写生的创作方式就是他最为熟悉也最为依赖的创作表现形式。对生活的挚爱,对造化自然的崇仰和感恩,使得他尺幅有限的风景写生,也能深深感染人。它带给人们的意味,远远超过画作本身,作者朴素、敦厚、执著的性格与材料技巧共振所形成的图式,热情而又沉实,厚重中蕴涵着悲悯,不断唤起内心深深的感动。

在鲁迅美术学院的成长环境里,他曾梦想成为父亲、母亲那样的画家。但在那个年代他经历了下乡务农,当过老师,上世纪70年代初回城后,又到工厂当了一名车工。写生实为他的业余爱好。

他给村民画像,在工厂出海报,因为会画画赢得的尊重,也让他在那段不堪岁月中获得一丝慰藉。他的命运有了转机,是被借调到沈阳市文艺创作组,创作的《周总理与大庆工人在一起》参加了“庆祝粉碎四人帮”全国美展。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在接到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也接到了沈阳军区政治部的入伍通知。但十年劫难,使这个刚刚获得新生的家庭心有余悸,再三权衡他选择了参军入伍,在抗敌话剧团担任舞美设计。在下部队演出的几年当中,王铁牛一直保持了走到哪儿画到哪儿的勤奋作风,画了一大批的风景写生作品。他根据写生素材创作了多幅风景画,这个时期的作品虽然也显露出深沉厚重的风格,但是从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上还略显因恪守程序而带来的简单。1984年,王铁牛获得了到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的机会,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改变了他与绘画专业兜兜转转、若即若离的状态。在此期间,王铁牛创作了一些军旅题材的作品,如《哨兵》参加了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毕业后,他以主要作者身份参与了中国第一幅全景画《攻克锦州》的创作,该项目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到鲁迅美术学院工作后,是他参与创作的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获第三届解放军文艺奖。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他创作上的瓶颈期,四十几岁的男人再一次面临选择,他毅然踏上俄罗斯的土地,走进向往已久的列宾美术学院,成为俄罗斯艺术大师梅里尼克夫门下的学生。

在俄罗斯的3年里,生活上虽然艰苦,但对王铁牛的精神层面却是一次洗礼和锤炼。学成回国时,他不仅拿回硕士学位,还有200多幅油画习作。油画风景写生《普希金故乡的教堂》、《涅瓦河畔的伊萨克教堂》、《瓦西里岛的第三条街》等作品,显示出王铁牛在面对表现对象时依然忠实,但画面的营造、景物的取舍、笔触的技巧、色调的把握,都较以前更有韵律感,平实而深沉的格调中融入了活泼巧致的元素。生活的际遇、生命的历程,沉淀出画面的韵味,带给受众更多心灵的抚慰。这一批作品有力地说明了王铁牛留俄的3年,从内到外、从修养到技巧的一次全面超越。

当代中国油画一片大繁荣的局面,艺术语言的丰富性和艺术观念的多样性空前,艺术家所受到的来自不同方面的冲击更为强烈。难能可贵的是,王铁牛执著地守护着自己的艺术信念和理想,对艺术永不知疲倦,不停地画着春夏秋冬、荒漠孤烟、辽南农舍、涅瓦河畔……

 

八路军、新四军苏北会师(油画) 王铁牛、王君瑞合作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鲁美油画系同学汇报展
· 中国当代艺术教父栗宪庭:被消费的大腕
· 二十世纪俄罗斯油画精品展在北京举行
· “卡留塔画展”展现俄罗斯新现实主义画作 图
·  “俄罗斯当代画家尤里·卡留塔画展”开幕式
· 九位俄罗斯油画家作品展 "油画艺术的诗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