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绘画

转向的景观:“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研讨会举行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1-29 04:16:53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转向的景观 ——“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研讨会

时间:2009年11月22日 14:30 - 17:3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贵宾厅

主持人:王璜生、蔡萌

与会嘉宾:顾铮、鲍昆、李媚、吴琼、王瑞、王春辰、缪晓春、渠岩、何崇岳、杨铁军、线云强、王川、金江波、于洋、王婷梅

“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研讨会现场

“转向的景观”——“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2日下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贵宾厅举行。研讨会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及策展人蔡萌主持,除了参展艺术家悉数到场,顾铮、鲍昆、李媚、吴琼、王瑞、王春辰、缪晓春等批评家和艺术家也均出席并畅谈了各自的看法。

研讨会从展览出发,以景观摄影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作为线索,策展人、学者、艺术家就景观摄影的艺术及社会定位,作品属性、观看主体和对象,其发展过程中独特的模式和新的发展方向,以及观念的延续等问题展开了深入地交流和讨论。

蔡萌提出,“景观摄影”是介于当代观念摄影和传统纪实摄影之间的摄影类型,是摄影方式的转向和对现实批判精神的回归;王璜生则认为这是一种在新维度上的探索和解读。当代艺术的以摄影的方式表现,还是摄影观念的批判性衍化,李媚认为纪实摄影和当代艺术不应当做两种概念区别对待,王春辰则提出“摄影圈”和“非摄影圈”看待问题角度的差异性。鲍昆主张摄影的价值在于人类关照自身问题的表达,艺术不艺术是次要的。顾铮和吴琼就“观看主体”发表了看法,顾铮认为“景观”本身应作为主语,并不是摄影家在表现景观,而是景观借助了摄影家的观看在表现自己,有些作品是不是“介于”,而是“结合”了纪实和观念。吴琼阐释了“景观”作为主体在画面中营构一种表象,在这里,“景观”与现实形成对峙、抗议,或是一种询问,再或是寻找。他认为“景观”不仅仅是权利的问题,空间的问题,同时身体、消费活动等也均是景观的一种表现。缪晓春提出了如何延续作品或者延续观念的问题,何崇岳也表示艺术家的态度决定了能否坚持艺术道路;金江波则认为社会以及整个时间空间的加速,使得“延续”难以实现。杨铁军指出了“档案摄影”的价值,有时艺术家无意识的记录,在跨越一个时间阶段之后才能显现出它内在的力量。于洋、王婷梅作为年轻艺术家,呈现出主观性和意识性较强的自我认知,而渠岩、王川、线云强等针对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提出了见解,当代社会的问题和生存环境形成了产生命题的一个基点,同时也是艺术家之间差异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蔡萌认为,景观摄影不仅要回答摄影本身的问题,还要回答当代艺术的问题,更要回答与社会发展本身有关系的问题,从不同角度介入和展示、呈现多样的面貌。

研讨会最后,王璜生总结道,中国的景观在社会发展到今天,本身就呈现一种非常的奇特表象,景观摄影和非景观摄影,背后更重要的是有一种观念支持着。这值得艺术家们更加深入的推进和探讨。

随着“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的开幕,关于中国景观摄影问题的呈现与探讨将进一步展开。此次研讨会中涉及的还只是几个片面,期待观众透过对“景观”的“静观”,启发出更多的思考和解读。

“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研讨会现场

杨菲菲 董月航 文\图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  “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新闻发布会
·  “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开幕式
· “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专题展”网上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