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绘画

那一泓如蓝的江水
博巴油画训练班文献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10-24 19:48:50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王凯

10月20日,名为“江水如蓝”的博巴油画训练班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我国文化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分别与苏联和罗马尼亚签订了文化协定,先后委托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举办了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罗马尼亚专家“埃乌琴·博巴油画训练班”。“马训班”对新中国油画教育与创作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众所周知,但“博巴班”的要义却因原来对它缺失认知、价值判断扑朔迷离而鲜为人知。

博巴是罗马尼亚著名的油画家、版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毕业于布加勒斯特美术学院卡米尔莱苏工作室。博巴的艺术源于法国和德国的传统,并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成果,他的绘画个性鲜明,强调概括地表现,注重色彩与线条的表现力,风格深沉粗犷。1960年10月,根据中、罗两国的文化交流协定,博巴和夫人受罗马尼亚文化部的派遣,来浙江美术学院主持罗马尼亚油画训练班的教学,为期二年。学员由全国知名美术学院选派青年教师以研究生的要求通过考试择优录取,他们是天津美院的张世范、边秉贵;四川美院的夏培耀;西安美院的王国伟、王天德;湖北艺术学院的彭述林;中央美院的毛凤德;鲁迅美院的关维兴、刘力;浙江美院的金一德、徐君萱、陈天龙、陈达青和周和正。

博巴坚持艺术的现实性,但他的艺术界域扩展到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无限的美。他的结构意识和对艺术家情感及自我判断的强调把艺术的价值引向了对艺术本体的追求。博巴的艺术思想和教学体系不仅直接造就了金一德、徐君萱等不同于“苏式”的画家,而且涵养了包括全国其他地区的许多画家结构地表现、艺术地表现、自我地表现的观念和意识,这对浙江油画乃至中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绘画艺术的新的多元探索亦具有重要的影响。博巴的文化思想、艺术观念、表现手法通过“博巴班”学员的教学实施,泽被启迪了一代代后学:杨力舟、罗中立、叶永青、王广义、魏光庆、张培力、耿建翌、王琨、李振鹏、吴山专、庞茂琨等人,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汲取了导师的思想精髓及实践经验,与自我的观看方式、文化情节、人生境遇勾连,赋予当代人的理想、责任,批判和实验精神,逐鹿国际艺坛,赢得卓著的声望,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话语场。

此次展览是这个“雪藏”了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群体迄今为止最完整、最全面的集体展示,汇集了博巴和“博巴油画训练班”学员近150幅精湛的作品以及鲜为人知的文献资料,以展现这个艺术家群体鲜明的艺术风格:它忠实于对象,又不被客观对象的表象所束缚,运用概括提炼和典型化的手法,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在形象刻画方面,用本质的坚实的结构造型、丰富的色彩和生动、多变的线条,将物象的特征、性格、氛围、情趣鲜明概要地表现出来,并且十分讲究作品本身的绘画性和形式感,给观者以强烈的感染;画家们在整体上呈现汲取传统的艺术精华,风格上都独辟蹊径、自成面貌,蕴藉、阐发了对艺术创造性的深度认识,彰显了追求多元化的艺术观念和学术风范。

博巴在杭州任教期间,也创作了一批反映我国人民生活的精湛作品,2009年更是博巴诞辰90周年,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与之相关的回顾展能在他曾经任教过的杭州土地上举办,不得不让人追忆往昔。而他在中、西绘画相结合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至今仍不失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台湾名家中国画作品大展亮相东莞
· 德中同行
· 中国城市雕塑大赛揭幕
· 重塑历史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
雕塑作品《京汉铁路大罢工》创作访谈
· 光影传达美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