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龙窑“死角”烧出顶级石湾公仔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8-14 09:07:45 | 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

首个石湾艺术主题展开展,“龙窑”是我国最古老的陶瓷装烧手法之一,目前已式微。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技的发展遗迹石湾陶瓷产品品种的更新变化,各种高科技、易操作、产量大、速度快、性能稳定的窑炉不断出现,龙窑这种古老而显得有些落后的窑炉因为不适合“工业化”的生产要求,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若烧制陶瓷艺术品,特别是烧制传统的石湾公仔的时候,陶艺家们还是喜欢使用龙窑。因为它的特殊性使得烧制品具有其他窑炉不可替代的艺术效果。

用传统“龙窑”烧成的“老派”石湾公仔究竟有何不同?今天在广州越秀区东湖路125号嘉德文化艺术中心开幕的“龙窑遗韵”石湾艺术展为观众揭开这一谜底。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陶瓷装烧手法之一,龙窑以其诡谲多变的“不确定性”造就了无数石湾陶瓷精品。但近年逐渐式微,因此存世有限的作品成为近年收藏界的“新宠”。而专门的“龙窑”主题展,在广州的陶瓷展览中,也是开先河之举。本次展览将延续至8月31日。

同一窑内“制造”多种温度

和烧成时间成就“龙窑效果”

龙窑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泥坯灶”,专为直接明烧泥坯而建,是用来烧制日用陶瓷的较大型的龙窑;另一种是“皮冚灶”,是烧制工艺美术品石湾公仔的小型龙窑。

陶瓷工艺工程师梁沛星指出,烧制陶瓷艺术品时,使用不同的颜料,采用不同的烧成工艺烧出来的成品无论釉色、胎色都有很大差别。使用龙窑烧制的石湾公仔胎和釉的色泽自然统一,其釉色古朴浑厚,变幻淋漓,表面没有刺眼的“贼光”,胎色油润并带有温和的光泽。这些优点就是其他窑炉难以产生的“龙窑效果”。这是因为龙窑可以在同一窑内的各个区域人为地调节多种烧成温度和气氛,也可以在各段窑体内调整烧成的时间。

梁沛星指出,所谓“龙窑效果”的产生是因为龙窑使用的是木柴,在高温烧成的时间里,与其他窑炉相比需要更大的窑压,空气在龙窑内转换速度慢,停留时间也比其他窑炉为长。作为燃料的木柴含有大量的钾,它与石湾传统陶釉配方里的极易挥发的材料硼砂、盐,草木灰中的碱,以及一些在高温状态时也会挥发的有色金属如铅、铜、铁等,同窑内的其他气体混为一体,并在窑内慢速转换,因而能与制品有较长的接触时间,使制品表面产生一种特殊的变化,于是便出现了“龙窑效果”。

烧制陶瓷艺术品

还得靠龙窑

著名石榴红和窑变釉出自“死角”

传统的龙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造成一长隧道形窑炉,约与地平线构成10°~20°角。龙窑装窑后,先在窑头点火烧窑,从窑尾排出废气,并将窑后段制品预热。随后,烧成带往窑尾移动,窑前段制品冷却,将空气预热,预热的空气进入烧成带。这样,龙窑就有效地利用了废气的热量,从而减少了单位产品的燃料消耗,提高了窑窟的热效率。此外,由于龙窑窑身倾斜,可以造成一定的几何压头,形成一定的抽力。当窑身倾斜角度及码窑方法合理时,这个抽力恰好能克服窑内气体流动时的阻力。这样,就有利于窑内温度、气氛较均匀的分布。

不过龙窑也是一种很不稳定,难以控制的窑炉,每窑产品的好坏经常受到人为的因素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也难以形成统一的釉色。而且在每窑中都有一些区域是难以控制的“盲点”,灶上师傅称之为“死角”,不适合烧制常规的制品。但是石湾艺人们通过多年摸索,熟练掌握了龙窑的窑性,并在烧制时巧妙利用,形成独特的效果。甚至“死角”中也产生了石湾最著名的“石榴红”和变幻莫测的窑变釉。所谓“龙窑一窑一宝”中的“宝”,大多就在这“死角”中烧成。

“遗失的大师”

成展览亮点

此次“龙窑遗韵”展览的珍品年代自上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且以“文革”和改革开放之初的80年代居多。特别是80年代,历来被业界认为是石湾陶瓷最好的时期之一。展览中尤以刘泽棉、廖洪标、马海、刘藕生四位名家为最多,也有刘传、庄稼、黄松坚等人的佳作,呈现出多样的艺术风格。其中马海被收藏界视为石湾工艺陶瓷中近年来的一大收获,有人评价为“遗失的大师”。专家评价,马海的逝世,“让拒绝世俗的孤傲清高在石湾几成绝响”。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陶博会呼唤陶瓷文化复兴
· 陶都风 宜兴陶瓷艺术展在京开幕(图)
· 佛教陶瓷艺术珍品汇聚无锡
· 当代艺术陶瓷今后有丰厚回报
· 著名华裔画家朱德群陶瓷画展将亮相法国吉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