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透纳绘画珍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4-23 17:29:23 | 文章来源: TOM美术同盟

此次来展的透纳重要代表作有:

  早期:《海上渔父》(1796年展出),《特拉法加海战》(1806—1808);

  中期:《暴风雪:汉尼拔和他的军队穿越阿尔卑斯山》(1812年展出)、《迦太基帝国的衰落》(1817年展出)、《滑铁卢战场》(1818年展出)、《佩特沃斯湖落日》(约1828年)

  后期:强调光色效果和形象轮廓缥缈的名作如《议会大厦的火灾》(1834年)、《暴风雪——气船驶离港口》(1842年)、《光与色彩(歌德理论)——洪水灭世后的清晨》(1843年展出)、《狂暴的海》(1844—1846)以及《诺勒姆城堡的日出》(1845年)等。最后这幅画代表了透纳创立的独特风格,他因此被学者誉为印象派绘画先驱者。

  这次展览是由泰特英国美术馆的策展人伊恩·沃瑞尔(IanWarrell)先生与中国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徐虹女士共同策展,为了能让观众更好地了解透纳的艺术,根据展览场馆,策展人将特纳艺术分成五部分:1、成名之初。2、战争与和平中的不列颠。3、色彩的凯歌。4、现代大师的产生:户外绘画。5、进入光中。

  这一序列为观众提供了透纳绘画及艺术思想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循序渐进的欣赏和了解的线脉,同时也可以从不同的主题深入领会透纳绘画的文化内涵,以及它们在美术史上的意义。

  英国文化协会总裁戴维信先生(MartinDavidson)特为展览开幕来到北京,他表示:“我为此次合作感到骄傲,特别是对英国文化协会将英国最具声望的艺术家作品带来中国所做出的努力和所起的核心作用感到自豪。这个展览将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促进两国之间的理解和交流。随着中英文化联系持续发展,我对于两国未来在艺术和创意产业合作的巨大潜力和丰富机会充满信心。”

  泰特英国美术馆的馆长史蒂芬·德查先生(StephenDeuchar)说:“透纳画展在中国举行是一件意义非凡的盛事,同时也是与中国美术馆的同事们经数年探讨之后的成果。我们很高兴中国的广大民众终于有机会一睹透纳这位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所散发的魅力。”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对透纳艺术的北京之行高度评价,他说:“透纳的艺术观念和绘画风格开创了欧洲近代绘画的先河,以往许多艺术史著作和画册曾向中国介绍了透纳,中国艺术界和公众十分期待在中国欣赏透纳的原作。中国美术馆与英国伙伴通力合作使展览圆满实施,并在展览期间举办丰富的公共教育与学术讨论活动。”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近年来成功地将许多英国艺术介绍到中国。在过去的十年间,亨利·摩尔雕塑展(2000-2001),安东尼·葛姆雷的“亚洲土地”(2003),“余震:英国当代艺术展1990-2006”(2006-2007)—一个由中国策展人挑选参展作品的展览,将英国青年艺术家介绍到中国,包括达明安·赫斯特(DamienHirst),翠西·艾敏(TraceyEmin)和马克·渥林格(MarkWallinger)等,都曾在中国展出。

  展览期间中国美术馆还将安排丰富多彩的学术研讨和公共教育活动,将邀请著名美术史家与公众对话,准备大学生参观和讨论专场以及儿童青少年的现场观摩讲解活动。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