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林风眠与吴冠中这种西画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3-25 11:25:44 | 文章来源: 信息时报

林风眠 《火烧赤壁》

林风眠《伎乐》50年代

导语:作为年轻时都在法国求学的绘画大师,林风眠和吴冠中具有一脉相承的延续性,作为林风眠的弟子,吴冠中在自己的绘画中很好地呈现了中西的融合,更重要的是,他们先后主张中西结合的绘画态度,推动了中国艺术向现代化方向的转变和发展,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先行者。本期的“纸上美术馆”就带着大家,一起欣赏这两位大师中西融合的艺术作品。

林风眠

(1900~1991)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勤工俭学。他先在蒂戒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后来的浙江美术学院)任校长。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文革期间,备受批判。林风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林风眠 《痛苦》

林风眠《江上》

林风眠艺术欣赏

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的一个乡村画师之家,20岁时赴法求学,接受了系统的西方学院式教育。1926年归国,先后执掌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和西湖国立艺术院。早年的林风眠是个热忱的艺术教育改革派。他发起“北京艺术大会”,组织“艺术运动社”,倡导“艺术运动”,努力推广“社会艺术事业”和“艺术教育”,努力实现“社会艺术化的理想”,为此,他发表大量的文章,讨论艺术的本质、功能,以及中国艺术的改进和复兴,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培养出李可染、吴冠中、王朝闻、艾青、赵无极、赵春翔、朱德群等一大批艺术名家。

林风眠敏锐地感受到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脉搏,留学期间,对从印象主义到立体主义等现代形式主义艺术均作了认真研究。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创造出高度个性化的个人风格。

吴冠中借用京剧的腔来说明林风眠的艺术特色。他说,林风眠的腔是独特而鲜明的,他寓圆于方。他基本采用方形画面,追求最大的扩展与最严谨的紧缩,在胀与缩的矛盾搏斗中构成力的平衡。裸女、古装仕女、修女、缩颈的乌鸦、猫头鹰、莲花、浮萍、团扇、柠檬、秋叶等等弧曲之美的形象都谱入了林风眠的唱腔。但他又不仅仅局限于圆,在使用圆这个盾牌的同时,不断挥舞长矛:锋利的苇叶、漂拂的柳丝、横斜的枝叶、白鹭的腿、渔翁的竿……,形成既对照又和谐,统一在一幅画面之中。

与早年的教育热忱相比,林风眠的一生经历坎坷,抗战期间,林风眠辗转西南,生活清苦,每天面壁作画,极力试图打破传统绘画程式,解放后,法籍妻子携女离国,他孑然一身,生活拮据,独自生活作画,80年代,晚年的林风眠,又在香港过着隐居般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林风眠形成了由显转隐、由外拓转内敛的绘画风格,他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画中总有淡淡哀怨和孤寂,而晚年作品,却激烈惨淡,情感冲突颇为浓烈。

1   2   3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二十世纪初中国名家油画首度曝光
· 当代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特色及艺术发展规律研究
· 漆画鉴赏及收藏价值分析
· 绘画的新话语
· 表现主义油画展亮相北京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