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作品
中国身价最高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张晓刚,在2008年纽约苏富比春拍中,他的《Untitled》和《2001 No.8》双双遭遇流拍。几个月后,在伦敦佳士得“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中,作为58件拍品中仅有的两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之一,他的《父亲和女儿》因90万至150万英镑的超高估价再次无人问津。
同样,从最近苏富比两场秋拍也可以看出,中国当代一些明星艺术家并没有想象中的坚挺。有业内人士认为,作品普通却估价过高是明星艺术家作品频频流拍的“罪魁祸首”。另一方面,当流拍成为拍卖场上的普遍一景,也反映出藏家不再像以往一样对艺术家名气盲目追捧,在更大的程度上,市场开始讲究用作品本身说话。
今非昔比
其实,大规模、国际化的“流拍风”早在去年秋拍时就已刮起。去年秋天的苏富比拍卖会上,待售的76幅画作中有20幅没有寻到买主,其中包括被人们寄予很大希望的梵高画作《麦田群鸦》。国内艺术品市场在火爆多年后也遭遇寒凉,人们对中国当代艺术品屡创天价的诸多质疑再一次集中爆发。今年以来,艺术品天价成交的神话更是难以为继。在全球金融海啸冲击下,近年来一路高歌猛进的当代艺术品市场,经过一番透支博弈之后,终究还是无法独善其身。
以保利拍卖为例,5月28日的当代艺术夜场共推出65件拍品,成交率仅75%、总成交额仅1.84亿、千万级作品仅3件,最高成交价王怀庆的《四合》仅2352万元。与其去年秋拍当代艺术夜场的91%成交率、3.25亿总成交额、6件千万级拍品、3920万元的最高成交价相比,明显后劲不足。嘉德、翰海、长风、中贸、荣宝等北京的各大艺术品拍卖公司2008春拍人气也均不如从前。
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中场休息,还是市场重新洗牌的前兆?
“今年的现当代艺术品市场非常不景气,我们还要观望一下,再做下一步计划。”今年香港的苏富比大拍后,已有画廊老板明确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