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患上厌食症?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09-24 12:59:42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曾经有藏家朋友在听闻曾梵志作品冲到7000多万的时候有点煽情的表情和前文诗圣杜甫的那句诗表达的情感有一拼,他并不是直接利益方,但是他觉得高价的创生有利于当下市场亢奋点的刺激,而这个实在是这个多难之秋所需要的。一连串的灾难加上一连串的质疑搞的真没那么坚强的市场头晕脑胀,如果崩盘有点夸张,那么是不是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有点患上了厌食症?

  高价流拍两不误,岂是一个“理性”可以概括

  如果前些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绝对亮点是F4尤其是其中之一的张晓刚的话,那么今春的亮点则要属于曾梵志,不仅仅是那张以6780多万落槌的《面具系列 1996 NO.6》创中国当代艺术新高,这个拍卖季该艺术家还有3件作品分别在中国台北、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多点开花跨越千万级门槛。另一个亮点则是驻扎中央美术学院的刘小东,这位授课于油画系四画室的明星着实给学生一种希望,今春两个靠近6000万落槌的亮点闪耀让其迅速冲击到市场一线艺术家的地位。

  相较之下F4的表现就有点失落,张晓刚和岳敏君尽管在春拍中均刷新本人市场纪录,但是流拍的困扰也是不断纠缠着这二位的市场走势。比如就在5月份的香港佳士得春拍上,岳敏君的一件《轰轰》以5408万港币刷新艺术家市场纪录,但是同场的另一件重要作品《大团结》却流拍。作为另一位F4成员,王广义的作品今春的表现也是不尽人意,唯一比较有希望创新高的《大批判.万宝路 1992》在北京匡时推出,但是天不遂人愿,因为场外的因素影响这件作品仅获得了1097.6万的成绩,而且流拍的纠结也是在缠绕着其市场。

  当然出现问题的不仅仅是这些一线艺术家们,只是说他们的市场动向比较有指标性作用,因为就是这些人的成交额占到了整个当代市场大盘的很大份额。有人将这个看似有些迷茫的市场解释成“理性”,也就是说好像大家突然就对某些标准达成了共识,突然眼睛就亮到足以看透迷雾了,但是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其他的现实面来说,这个可能并不大,那些元素绝不是一夜顿悟型的。

  猜疑、揭底沉渣泛起,目前正是多事之秋

  毫无疑问艺术市场的核心支撑之一来自学术,尤其是当代艺术对阐释系统的依赖是十分巨大的。这样问题就来了,因为目前来说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系统的权威的阐释系统并没有建立,反而是被商业力量冲击的七晕八素。尤其是就与当代艺术休戚相关的批评界来说,一边是吵架流行炒作起哄样样会,一边是对并不十分清楚的艺术市场死磕到底,反而是把本该认真做好的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艺术性、学术价值、美学品质、社会意义等著书立说、研究撰述的义务抛在一边。很难想像学者和批评家不去关心艺术本身的价值却对其商业价值每天津津乐道是怎么一个结局,商业是靠大量的数据、细节、人员以及策略说话的,不了解这些怎么去恳切的评价?

  当然这种乱作一团的状态反映到市场上就也会有类似闹剧,那些真正在做局之类的商人可能正一边引用这些文章的语句义正言辞的批判,一边还继续做他们的局,因为他们反正有自己的一个系统,商业细节的到位还是可以保证一个系统的运转。而那些刚进场的外行大佬则是就有点晕了,没买的还好点,买了的就每天满脑子“买?卖?什么时候买?买谁的?什么时候卖?卖谁的?”之类的两难天问,这个时期看来是锻炼神经和心理承受力的。苦了的是那些运营机构的人们,本来就是要两边求的中介现在更辛苦了,看着那些不想出货或者急着出货还有不想买或者不想花大价钱买的客户,真是不知道用那一招攻心术去搞定人家。

  这个在今春的拍卖中表现就有些明显,整个拍卖场上人气还可以,但是换牌的人就不那么多了。拿牌的那些人也是看的多买的少,更可怕的是那些职业的举牌手,以往都是抱着一堆牌子从里面随时抓一张出来挥舞的,现在改成专一型的了,而那唯一的一张挥动的次数和坚决性也明显大不如昔了。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真患上了厌食症还是怎么了?

  如果说接二连三的灾难让财富人群心理受到了影响而放缓了购进艺术品的脚步,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说从此这些人就退出了那就有点夸张了。而且市场本身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那可能性就只有几个了:

  一个是市场周期性的问题,中国当代艺术狂涨了已经近4年,按照一般市场的规律来说,长牛也要喘息几口气,所以目前状况可能是市场周期性缓冲沉淀的信号。其二,就投资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历史呈现来看,上涨走势的持续也不是由几个个股一直领跑到崩溃的,市场的热络和活跃是通过阶段性的轮换来实现的,这样才会新股拉升,疯股高位减负缓冲,最后合力带动整个大盘的持续繁荣。其三是中国艺术市场尤其是当代艺术市场是一个多元因素合力抬升的结果,市场并不是在真空中单跑的。今春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大的国际经济环境的消极信息,这些不可避免的要影响到包括艺术市场在内的所有市场面,至少是心理层面的。

  所以就以上分析来看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当代市场的态势和格局在变,目前正是变动的开始。不利因素如上,但是随着灾后重建、大经济体的调整恢复、投资信心的重整等拉动的积极氛围的扩散,一些更大的更长远的有利支撑也正在逐步就位,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前景还是很好的。所以一切会好的,就算是目前,毕竟厌食还不是绝食,只要市场菜做得好点、服务周到点、宣传卖力点,食客还是会回来的,不是说人人都向往有品味的生活嘛。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自然之物——杨柳个展
· [专稿] 日本当代艺术家原田 久艺术作品展
· [专稿] 道问——徐松波作品个展
· [专稿] 找自己
· [专稿] 夏阳雕塑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