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中国现代艺术学会主办,美国亚洲协会艺术博物馆、美国多元文化集团等协办的“中国水墨画美学体系国际艺术研讨会”,5月17日至18日在纽约亚洲协会艺术博物馆举行。毫无疑问,在美国论中国水墨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语境的不同,因为参与者的文化立场以及认识中国水墨画艺术的深度的差异,对于水墨画美学体系的论述不仅会有不同的角度,甚至会有截然相反的结论。可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以国家文化支撑的艺术形式,能够在域外受到关注,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的眼球并身体力行地去研究,这是一个国家在输出文化和输出价值观方面表现国家实力强弱的标志。因此,本次会议在当下的国际形势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以往的意义,是值得关注的。
会议分专题演讲和主题演讲两部分。主题演讲分四个方面——中国水墨文化源流传统多元表述和现代多元发展的关联;中国现代水墨语言的审美探索;中国水墨画美学体系与现代解读。与国内相似主题的会议不同的是,与会者没有专注于一些概念的辨析,也没有纠缠于一些理论形态的认识差异,而是各自表述,反映出各自所关注和选择的一个方面。可是,当人们将这些方方面面串联起来的时候,一个与时代相关的中国水墨画艺术的诸多理论问题则呈现出了当代认识的丰富性。西安美院程征教授的《中国墨线之源》、王宁宇教授的《从丹青到水墨》、四川大学林木教授的《水墨艺术之中华文化渊源》、中国现代艺术学会吴毅会长的《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审美意识》、荷兰莱顿大学弗兰博士的《19世纪末法国和20世纪初中国艺术中自然的现代化》,这些史的角度所说明的都是与当代相关的一些问题。所以,哈佛大学汪悦进教授提出纲举目张,何以为纲,他认为“西方在选择取舍中国当代艺术时,总是要在异体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而这正是当代水墨画受冷落的原因。因此,中国艺术研究院水天中研究员提出了从精神上和形式上寻找突破点,“重振写意的原初精神”。
广东美术馆王璜生馆长将传统作为“文本”来解读,中国艺术研究院郎绍君研究员论述了“中国画的自觉意识”,台湾学者罗青教授以诗意品读中国水墨传统,潘襎教授以台湾四家为个案详解其水墨表现。美国加州大学石慢教授侧重于“中国海外画家中的现代主义者和他们使用的媒材”,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沈揆一教授所论述的“当代艺术中水墨的实践与困境”,以及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中国美术科盛昊主任的“十位当代画家的回应”,都关系到当代中国水墨画发展中的问题。在中国水墨新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水墨画艺术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更大空间的选择范围,人们对于中国水墨画艺术的发展也会有不同的期许,所以,当厦门大学洪惠镇教授提出“传统中国画是对生命有益的一门艺术”,“修身养性关乎生命最核心的内在价值”时,就有听众当场作打油诗——“传统诚可贵,创新价更高,若为养生故,两者皆可抛。”——这就是一个最简单而又能够说明问题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