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寄往北京的信》——巩特尔作品展
展览时间:2007年6月22日-2007年6月30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1号
主办单位:歌德学院
展览场地:8号展厅
展览介绍
德国著名艺术家巩特尔·约克尔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被卡塞尔文献大展和威尼斯双年展数次邀请并获奖。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展如同是一本挂起来的“线订书籍”,20幅作品用一封信的形式传递信息:“无所拘束的书墙——悬浮空中的图书,被层层翻阅的印象,都来自初到中国的灵感,观赏者行于其间,如同穿行在迷宫当中。”
约克尔的艺术创作从主题上关注人的生命经历和所处的时代,偏重于哲学思考,从而跨越地理界限,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东方精神:“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84年,那次是坐火车从欧洲穿过西伯利亚和蒙古来到中国。向东方出发,精神上我可以辨识出‘家乡’的感觉。戏剧性的经历已成为历史,现在是大批外来的影响正在涌入这个国家并对这里的人产生作用。在我们人类历史最古老的基地之一,一种新的文化正在兴起,中国和西方世界之间的经验互换给予这一发展启迪和灵感。障碍和限制,偏见和损害妨碍了人们对一个伟大的国家产生理解和同感。我对中国的印象,体验变成了画面,变成了那些挂在绳子上和用竹片支起来的巨大的画布-就象是一排排要晾干的衣物,画与画之间是可以行走的缝隙和通道。从东方到西方,对西方有不同的感受,这使我能够在我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更能超越疆界……以图像的方式表现我在这个现实实体中所经历的文化冲突之复杂性”。作品表现出了语言和手段上的扩张性变化,充满了实验和探索的精神,借助于不同的媒材和形式宣泄自己的生命体验。
歌德学院北京分院曾经在1994年策划此展览,因各种原因未果,终于在13年后的2007年于中国美术馆举行。从中德文化交流的层面讲,此次展览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涂抹和书写而成的图画寄往中国,它多年以来赋予我的思想以羽翼,我在这里所邂逅的人类感受,如此丰富,深深触动我,能参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性变迁——通过向这有丰富之美的大国倾注视线——使我幸福。符号被描画、书写,流动着,包裹着布帛,它是对这个国家历史戏剧般发展的记忆。这封寄出的书信,如今已抵达,它是证据,记录我对中国感同身受地关注,它也是一封情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