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美国艺术不做欧洲学徒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7-04-09 03:54:16 | 文章来源: 环球时报

《威廉·佩恩与印第安人的条约》,1771,本杰明·韦斯特。

    历史短暂成就不少 贴近生活敢于创新

    什么是美国艺术?旅美艺术家陈丹青用了25年时间仍未给出清晰的答案。只因为美国短暂的历史与其丰富的艺术成就似乎并不成正比。今天,通过正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美国艺术300年展”,中国老百姓有机会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感受美国艺术,并从中领略美国社会的发展历程。

    美国艺术:适应与革新

    对于理解美国艺术,展览策划人一再提醒记者注意本次艺术展的副标题:适应与革新。的确,展览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6大部分:殖民与抗争、扩展与分裂、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现代主义与地区主义、繁荣与幻灭、国家主义与全球主义。不同时期展品间的内在逻辑,正呈现出一部波澜壮阔的美国艺术史:北美大陆的原住民形象、开国者们的飒爽英姿、西部原野的壮美风光、内战时期的社会动荡、工业繁荣与技术进步、以抽象主义与波普艺术为代表的后工业社会景观、影像与多媒体装置艺术所体现的当代艺术。美国艺术正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适应与创新”而发展繁荣起来的。

    18世纪初至19世纪末的美国艺术可以说是延续着欧洲的老路。纪录片式的写实风格为我们勾勒出一片生动的新大陆风貌。《威廉·佩恩与印第安人的条约》仿佛拉开一幕欧洲殖民主义话剧,《乔治·华盛顿》的经典肖像画强有力地昭示着美国的统一与独立,《美国佬小贩》描绘出美国田园生活的纯朴。粗犷辽阔的西部原野、水天相接的海岸风光、热火朝天的工业生产……一幅幅风俗画卷展现着当时美国艺术家对年轻祖国的无限憧憬。

    20世纪初,美国第一个现代艺术流派“垃圾箱画派”出现,它标志着美国艺术开始脱离欧洲母体,拥有自己的独立与创新特性。这一画派最突出的风格是以真挚、热情、幽默的态度描绘大城市中的贫民窟。代表画家R.亨利、G.B.卢克斯等人也以反欧洲经典学院派画风自成一体。20世纪中叶,波普艺术的发展真正让世界关注美国艺术的地位。这种将流行文化符号与高雅艺术相嫁接的尝试,成为红极一时艺术探索趋向。美国艺术家凭借隐喻和讽刺的手法获得了世界的认可。

    艺术中心的转移

    提起艺术,人们总会想起欧洲。二战以前,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苏俄的构成主义,巴黎的超现实主义……美国都只有学习的份。但二战以后,随着大批欧洲艺术家的赴美以及老艺术中心巴黎的百废待兴,美国似乎看到了新兴艺术中心在纽约出现的可能。

    恰逢其时,几位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美国艺术偶像在这一时期获得了世界认可。杰克逊·波洛克的作品至今保有着“世界最贵画作”的纪录,但对他更准确的评判是抽象表现主义大师。二战后,心理学、人类学、哲学的最新发展丰富着艺术家们的表现手段。波洛克、罗斯科等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尝试着将人类科学的新认识结合起来表现社会生活的诸多矛盾。这对当时西方世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起到了引领作用。

    安迪·沃霍是另一位在战后引领现代艺术的美国艺术家。这位波普艺术代表人物最早开始了对美国商业文化和流行文化的自我认同,他的大量言论、艺术作品和生活方式都在强调着商业与艺术并非格格不入。“只要15分钟,你就会成为明星”、“我喜欢故我在”等出自美国艺术家的论调在同时期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一旦美国艺术家凭借其超前的思想性在世界艺术界崭露头角,而且又获得了本国主流中产阶级的审美认可,那么美国国务院及相关政府部门便开始着手更广泛的国际性艺术推广活动。作为冷战时期文化外交的组成部分,美国艺术对美国形象的塑造起到了推动作用。

    国家发展促进艺术进步

    在文化领域占据中心地位对于一个国家确立强国地位是如此的重要。通过适应与革新,美国艺术从一名跟随欧洲的学徒演变成引领世界的先导,而美国国家的发展也从某种程度上契合着这一主题。

    美国世界现代艺术中心的地位的确立,一方面跟美国战后综合国力提升有直接关系。这表现在美国的经济实力使得一大批美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大量收藏仅有10年历史的当代艺术品。各种州立和私立的美术馆、基金会以及画廊的大量涌现,也在客观上为美国艺术的崛起提供了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美国在战后超国家的帝国结构,以及发达成熟的商业和都市文化体系的形成,使美国人的世界观和自我情感世界具有其他国家和地区难以具有的新特质,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美国新艺术提供了新的情感资源和思想背景。在这个美国艺术空前绝后的时期,为了稳固世界现代艺术中心的地位,美国政府不失时机地为本国艺术家宣传造势,让他们的新艺术被世界认为是彻底地摆脱了欧洲影响。          (作者:环球时报 记者邹松)

    《奴隶(美国史诗,第二部)》,1924,哈特·本顿

    《Grrrrrrrrr!!》,1965 ,罗伊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