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拉斐尔前派的遗产-英国的艺术和设计"的展览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行,该展突出表现拉斐尔前派运动的第二次浪潮。曾经被视为俗气的、艺术界里无足轻重的商人的拉斐尔前派艺术家作品,在今天却得到了积极的肯定,甚至被奉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先锋派"。评价转变如此之大究竟是何缘故?
回溯历史 寻求新时代美学改革
在整个世界美术史上,拉斐尔前派算不上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流派,但是对这一流派的研究却能让人找到许多今人也值得学习的地方。
拉斐尔前派的创始人威廉·霍尔曼·亨特( William Holman Hunt)、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 (John Everett Millais)和但丁·加百利·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在1848年创建了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当时的他们仅仅是二十岁都不到的小伙子,并且也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或者足够的艺术实践,颇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他们雄心壮志,希望能够从三百年前艺术大师拉斐尔的时代,找到他们理想中的艺术风格。
这在当时无疑有些异想天开,在十九世纪中期的英国,以伦敦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巴黎的法国美术学院等知名学院为主的学院派美术教育,让当时学习艺术的年轻人感到束手束脚,那时的绘画有许多条条框框约束,似乎所有人都必须接受学院美术约定俗成的审美标准,都要用公认优秀的绘画技法,才能使作品得到认可。不少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都经历过这样的学院美术教育,他们每天都要临摹经典作品,学习着前人留下的基本法则。对于勇于质疑和探索的年轻人而言,这足以引起他们的“叛逆”,他们厌倦了按部就班地拘泥于所谓艺术技巧的机械式创作,开始寻找不枯燥不乏味的艺术。于是,他们便回溯历史,找到了拉斐尔之前的时期,他们在中世纪晚期和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看到了希望,那就是革新意识。他们不仅在思想上找到了新起点,更在文艺复兴中找到了线索。
正在纽约举行的“拉斐尔前派的遗产—英国的艺术和设计”展览,正是将人们带到了拉斐尔前派作品面前,与其说是参观作品,倒不如说是学习一种敢于创新美学的精神。观众可以在这次展出的三十件作品中,看到他们对文艺复兴大师作品的学习和区别,看到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们敢于不随大流,坚持寻找适合自己的风格,才是对今天的人最大的启迪。
从贬到褒
复古当道引发新评价
一直以来,拉斐尔前派虽然在历史上有着一席之位,但却因为一直被打上“前卫派”的标签,而受到很多非议,很多人甚至觉得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是艺术界里俗气的商人。不过,近年来人们对拉斐尔前派的评价正在悄然改变。2012年,泰特伦敦美术馆就曾举行过一场具有开创性的展览“拉斐尔前派的艺术家们:维多利亚时代的先锋派”,这场展出耗时五年之久,聚集了拉斐尔前派的一些经典代表作,对拉斐尔前派进行了一次“正名”。如此用心的展出成为了当年不得不提的展览之一,由于反响良好,之后该展还在华盛顿、莫斯科和东京相继进行了展出,也让更多人了解了这个对英国艺术有着不小影响的流派。
再到今年的“拉斐尔前派的遗产—英国的艺术和设计”,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已经更倾向于将他们对英国现代艺术的推动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在我看来,他们敢于回溯历史去寻找新风格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举措。要知道,很多艺术流派都标榜自己的艺术高于前人,压根就不把以往的艺术流派当回事,往往还喜欢反其道而行。拉斐尔前派的年轻人们却能将激进的革新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相结合,也算是另辟蹊径。对于如今的艺术界也好,甚至整个社会风气而言,太过追求另类和前卫反而不是好事,或许也是意识到这一点,近几年全球都在刮起“怀旧”、“复古”的热潮,人们似乎厌倦了所谓的新锐艺术的刺激。在这样一个时期,将拉斐尔前派这个“复古”的“前辈”推出来正是时候,当人们看到19世纪的“复古”风时,所感受到的将不仅仅是单纯的美术,而是一种文化发展的必然。艺术也好,文化也罢,从来就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决定其是好是坏,关键在于其对于今天的人们有什么样的反思。
由远及近
立足当下更需要取舍
对于21世纪而言,拉斐尔前派已然成为历史,可是我们不仅要将他们放置在遥远的历史中进行评价,更需要将他们放到当今的眼光下重新审视。
以如今的眼光看待拉斐尔前派的艺术精神,我们应该以之为镜,通过其曾经历过的变化来反观今天的当代艺术现象。如今的当代艺术更加丰富,牵扯到的非艺术领域也众多,因此也更容易鱼龙混杂,以至于什么是适合当下的,什么是过时的,什么是走偏的,甚至什么根本不是艺术的,更加难以判断。拉斐尔前派虽然是英国的艺术流派,但这个展出对于纽约而言,却更容易让人站在较为理性客观的角度进行欣赏和判断,用今天的眼光看待他们所推崇的那种真诚且生动的艺术形式,更能让人有种返璞归真的冲动,尽管作品格调并不激昂另类,但其中蕴藏的活力恐怕是如今的艺术家所少有的。 对于如今活跃着的艺术家们,拉斐尔前派的价值可能比一般人所感受到的更复杂、更珍贵。艺术创作从来都是有其特定的时代特征的,然而相似的历史发展却总能给我们一些警示,就像拉斐尔前派虽然不认同当时的大环境氛围,反对主流态度,却能够把握好方向,而不是盲目地走自己的路子。联想到每年艺术展出中总有那些无法称之为艺术的东西,我想我们首先应该学会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