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海外

巴黎市立现代美术馆影像典藏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8-09 18:15:06 | 文章来源: 收藏·拍卖

《齐达内,一幅二十一世纪的肖像》2006

《马拉松人生》2005

《圆眼睛》2007

影像艺术描绘的齐达内肖像

进门的大空间内,正在播放着来自艺术家道格拉斯·戈登和菲利普•帕雷诺的作品──《齐达内,一幅二十一世纪的肖像》,他们共同制作了这部关于法国足坛传奇人物的影片。采用长焦特写来刻画齐达内的电影肖像,对他在现场比赛中每一段的情绪变化和波动进行多角度跟踪,影片的长度刚好相当于一场足球比赛的时间。十七架摄像机围绕着球场,聚焦齐达内,像是十七双凝固时间的眼睛。你有没有尝试过看这样的双屏电影?如果场地够大,说不定会安排环形剧场来播放。此刻,作品的呈现形式只采用左右双屏幕对接播放,参和着裁判的哨声、解说声、球迷的欢呼声,每一台不同角度的摄影机都是一个单独的剧本,双画面观看总比单幅来得有感召力。据悉短片曾经在各大院线播放过,上映数月后又制作了DVD,该作品同时保持着影片和双银幕版本。相比中国的大多数常规美术馆的收藏体系,影像艺术收藏并不是主打,而巴黎市立美术馆却以此为传统发行渠道找不到位置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展示场所,鼓励艺术家这种以开放叙事的形式来呈现作品,同时,也为公众参与、认识艺术提供了全新的途径,这种公开性纪实的方式,也让更多的观众体验到了影像艺术那最直接的、超越时空的鲜活生命。

地理学家的马拉松人生

凑在几排观众中看作品《马拉松人生》,似乎有点单调,画面以一名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向前跑步的男青年为主画面。他沿着昏暗的街道,路过明灭相间的住宅房屋、窗户、贴着打折标签的商场、停车库……这些身后的背景悄无声色,像是一座凝固了时间的空城。同步跟随的镜头时而靠近、时而远摄,我们看不太完整这位跑步者的清晰面目,他穿着运动衫,服装打扮和通常情况下的跑步者丝毫没有什么区别,他以中性的声音开始了内心独白。叙述从回忆童年的零碎片语开始──花园中的樱桃、小谎言、初恋、小学生的恐惧。接着是青少年时期,和“同伴们”在花园里一块儿抽大麻。生活的一惯流程在继续:公寓、夫妻生活、离婚、搬家、接着是退休、忧伤、烦恼、嘟囔着的女友名字、前妻的名字以及和她们的过往… 碎唠的叙述交代仍在继续,听不出任何荣耀之事,孤独的跑步者开始变得气喘吁吁。

看了一旁的介绍,才了解到这位于连先生居然是位地理学家。我开始可以将他的创作和他的本职联系起来了,地理学家看问题的角度习惯性地偏向重视空间概念,于是跑步青年就变得很能理解是将主观个体和宇宙时间的思考串联到了一起。猜测青年也许就是他本人,像是人生走到尽头后站去某一种高度回望,从他口中道出的是平淡无奇的常态化人生轨迹,声音中听不到喜怒哀乐的情感波动,这是大多数平凡人生的概述,从出生到死亡,一本彻底的流水账。而他不停往前跑,路过重复或相似的场景,时隐时现的灯光,篮球落地拍打的声音寓意着日常生活的节奏单调。终于被自己的生命追赶得“精疲力竭”而停止脚步,并从画面中消逝,唯有呼啸而过的散景继续空荡在风中。艺术家的表达是简练而到位,不追求场面有多刺激,也无需加入戏剧冲突,只通过单一的跑步动作来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跑步者的疲惫感和叙述长度成正比例,昭示着人们一生的起落。叙述是乏味的,但我相信跟着看完短片的观众一定不会觉得无聊,因为无论观众的年龄有多悬殊,这一直观的视觉信息传递都正在调动着大家的私人经历,都将他们牵入了各自人生的倒叙中。

将文明与自然并的置圆眼睛

阿里亚纳·米歇尔的《圆眼睛》作品被安放在了民生美术馆展区走廊一端的上方,这一位置可不是随意的,它正好符合了作品中主角猫头鹰的视线:它栖息在夜色中的树枝上,专注乖巧地观看着夜幕中的世界,视线锁定在巴黎市中心协和广场上的灯火,圆眼睛看出去的模糊光斑,好似摄像机大光圈景深中的世界。路上有三三两两行走着的人,来往轻微轰鸣的车辆,逐渐扩散在周围的空气中,大部分的空气是静谧的。看到这里,观众不得不问:埃菲尔铁塔的一侧怎么会出现猫头鹰呢?其实这是艺术家充满戏剧化的安排。将人类文明和自然生灵并置于同一个空间语境中,看似突兀,但这种大胆的设想是耐人寻味的,对生命和自然的感知来自不同的注视。不得不称赞艺术家那敏锐的眼光和丰富的想象力。

“清空巴黎”的疯狂念头

把巴黎清空,真是一个疯狂的念头!艺术家尼古拉•穆兰主要利用电脑photoshop处理,将巴黎街道上的人类生活痕迹全部擦除,没有面包房,没有花店,没有车辆、没有午后咖啡馆里坐一个下午看报纸的人们,只留下城市结构的空壳,所谓的“清空”由此被点题。观众视野中的巴黎只剩下了单调的建筑画面,开始令巴黎的空气变得冰冷和恐惧,仿佛这个地方从来没有人类居住过,像极了电影《盗梦空间》中的场景。高墙的画面一幅接着一幅,空茫凄美,配合着平静的背景声,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切换,没有次序,可以说看完这件作品其实是相当考验观众耐心的。人类总是假借“生活更美好之名”来改变世界,使得我们的地球成了一个为建筑而存在的世界,假如回到最初那个没有被人类太多改变和建设的原始状态,香艳的巴黎,古老的楼宇,人文遗迹遍地,它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城?跟着艺术家的这种假设走,去掉人为添加的城市风景,这种和习惯抵触下的城市可能会令人失语,从现代回到旧时年华,引发了关于历史和现实中城市建设的思考。

除了这几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之外,卡德•阿蒂亚(Kader Attia)的作品《着陆跑道》,通过一百五十多张幻灯片的播放,画面切换的机械声带领观众回到生活在巴黎的马格里布人的世界,艺术家用定格的影像,记录生活在社会边缘的族群,为我们揭开了不为人知的陌生世界,因为害怕在自己的国家被杀,他们来到了法国,没有签证,只能够依靠暴力、吸毒和卖淫为生。他们将巴黎北部的位于城市与环线之间的那条大道称为“着陆跑道”,并在这条跑道上展开生活。热烈的色彩、洋溢着异国情调的曲调、眼神游离的男青年、街边穿着放荡、浓妆艳抹的妓女,路灯下陷入沉思的侧影,我们领略到其中有艺术家探索不同种族、文化和社会差异的更深意图,作品也正因为感官世界里真实的叙述而打动人心。此外,彼德拉·米齐克和让-弗朗索瓦·莫里索的作品《感觉》,算是我个人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作品,动画片的简单形式也总是最能让各个年龄层次的观众接受。黑白线条构成元素,快速的产生然后变形成为另一些新的,扭动舞蹈着的避孕套,男人变到女人、楼房变到牌车、假山变到皇宫和女人指尖的钻石,观众跟着艺术家进入迷一样的自由发想国。是否可以理解为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带动了社会的发展?而每个图形变化下的源头下游又有很多个支流,这些错综的变化令人发笑并拍案叫绝。

当然,介于年代和国界的差异,九十年代的艺术家们总是挑自己最熟悉和敏感的段落去探索,相比绘画,影像阅读更具有挑战性,对观众的认知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只是走马观花,自然看不到什么深层次的意味。比如瓦莱丽· 玛里珍(Valérie Mréjen)的《天气非常好》、安妮-玛丽·施耐德(Anne-Maie Schneider)的《无题》,就让观众看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了,好在主办方为每件作品都配备了简要的文字解说,用以帮助观众们从身体、触觉、视觉、语义等多个层面理解和感知。总体来说,不管观众们反应是好奇还是赞叹的,是能产生共鸣还是一头雾水,这样的跨文化体验性展览对中国观众的接受程度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必将会受到观众的欢迎。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