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海外

美国博物馆向“东”看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9-17 18:00:36 | 文章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文\孙行之

 

        他们终于意识到:缺少来自东方的艺术品,博物馆展现的就是缺页的历史。

去年,因为经济阴霾,美国的大博物馆似乎也中了魔咒。尽管有过几次声势浩大的展览,却都局限在西方文化的版图。如今,美国博物馆意识到:缺少来自东方的艺术品,博物馆展现的就是缺页的历史。在这个文化空前交融的时代,本国文化总不免渐渐显得渺小。在“国际公民”意识强烈的美国人眼中,东方艺术品展览的缺位逐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亲近异域文化,了解另一种价值观和审美观成为他们愈加凸显的需要。

今年,美国人甩开包袱,试着投入到一条新的学习曲线。9月28日,名为“忽必烈的世界:中国元代艺术品展”将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行。展览的价值在于,其展现了一个中国文化甚至亚洲文化剧烈变革的历史节点。

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元代的文化艺术形式便以逼人之势影响到中亚和西方文化。这种交织着接纳、拥抱和反抗的过程,催生了独特而多元的文化。举例来说,恐怕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像中国水墨画一样经历了如此突然的变化。艺术家创作手法开始从“描摹”向“表现”转变,从“以自然为主体”到“将自然作为影响人的内在因素”。为了表现这样的转变,此次展览做了专门的布置:在展品中辟出一个独立单元,定名为“元代的革新: 艺术与朝代的更替”。

美国的博物馆对东方文化的探究从大的历史时期和历史人物开始。这是因为,鲜有从艺术家角度讲述东方历史经验的他们,从宏大的历史节点入手可能更为简便也更能为观众所理解。

“皇帝的私家天堂:紫禁城珍宝展”已于9月14日在马萨诸塞州的Peabody Essex博物馆开幕。展览展现的历史时期跨度很短:18世纪的清代。展品质量却属高端,足以傲视中国艺术品群落。乾隆,这位掌权60多年的皇帝几乎不可遏制地收集着各种艺术瑰宝。他的艺术品填满了紫禁城逾20间宫室。这次在Peabody Essex博物馆展出的90多件藏品包括:佛像画卷、漆器、玉雕、家具等等。

中国皇帝在疯狂获取艺术品的同时,南亚次大陆的统治者们同样求宝心切。他们的故事被洛杉矶博物馆定名为“印度幻城:勒克瑙(印度北部城市)的艺术珍品”。这个将于今年12月12日拉开帷幕的展览,讲述的同样是掌权者深不可测的收藏胃口和对艺术品的高超品味。

与上述两个讲述统治者收藏故事的展览不同的,一个名为“毗湿奴:印度教中的蔚蓝上帝”的展览将于明年2月25日在纳什维尔视觉艺术博物馆第一中心举办,并于6月进入布鲁克林博物馆。毗湿奴是一个捉摸不定、变化多端的神。展览是为了展现人们对于宗教偶像的各种艺术手法。在印度,毗湿奴是印度教中最为至高无上的偶像,也是公认的英雄。这次展览真的能够像展览方所说的那样“是西方主流博物馆探究亚洲文化艺术的开端”吗?也许,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展览能为观众带来了解南亚文化的起码的知识储备。

博物馆的展览计划表上,来自非洲的艺术展同样让人欣喜。一个名为“王朝与神界:尼日利亚古代艺术”的巡回雕塑展令人期待。9月19日,这个展览将登陆休斯敦美术馆。展出的青铜雕像和陶塑,部分可以追溯到12世纪。这些从尼日利亚的博物馆借来的展品可以说是代表了尼日利亚历史上最高的艺术成就。

再让我们将关注点转移到南非。这个国家开放的、国际化的艺术机构对他们将本国文化推向世界具有非常正面的作用。现在,南非的这一优势继续发挥着作用。“南非印象: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绘画”将于明年3月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登场。而较近的一场展览是在弗吉尼亚美术馆的“暗室:1950年代以来的南非摄影”,展期从10月24日开始。

从某些方面来说,非洲艺术是超越艺术史的。因为,历史所指向的是一般的、普通的时期,而非洲艺术的很多流派总是转瞬即逝。也正由于这一点,它们总是给我们新鲜、奇异的感觉,引人流连忘返。

无论是艺术的发展,还是人们对艺术认识的成长都应该跳出本位主义文化的圈子。因为,如今这个世界渐渐没有了圈子,我们拥有的是整个世界。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下一页村上隆要转型做油画家
上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