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海外

泰特利物浦美术馆举行展览带我们踏上了“黑色大西洋之旅”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2-04 08:39:14 | 文章来源: 艺术国际 张鸿宾

罗马勒·比尔登(Romare Bearden),"Blue Shade",1972年

 

“fro Modern:黑色大西洋之旅(Afro Modern: Journeys through the Black Atlantic)”是源于保罗·吉尔罗伊(Paul Gilroy)对以后具有巨大影响的书籍“黑色大西洋:现代性与双重意识(The Black Atlantic: Modernity and Double Consciousness')”(1993年)而得到的灵感。展览首次深入的追溯了从20世纪初期到现在大西洋周边不同的黑人文化对于艺术的影响。从非洲艺术对于艺术家现代主义形式的影响到像Ellen Gallagher,克里斯·奥菲利(Chris Ofili),卡拉·沃克(Kara Walker)这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将反映大西洋周边的艺术家是把现代主义的“语言”如何作为一个探索,规划以及维护他们自己特点的强而有力的工具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1993年,保罗·吉尔罗伊(Paul Gilroy)创造了术语“黑色大西洋(The Black Atlantic)”,以描绘黑人文化与大西洋周边其他文化的融合。他的书籍对于黑人文化在文化研究领域是如何被理解和论及的起到了重要影响,并且还激发了不断地关键辩论。

展览被按照时间顺序分成几个部分,像哈莱姆文艺复兴(又称黑人文艺复兴或新黑人运动)这样的先锋运动到围绕着“Post-Black”艺术的当下的讨论。

“fro Modern:黑色大西洋之旅(Afro Modern: Journeys through the Black Atlantic)”是一系列探究各大洲及其文化之间的联系的展览和活动“物浦和黑色大西洋(Liverpool and the Black Atlantic)”中的一部分。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