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纽约艺术区变迁史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7-06 16:42:43 | 文章来源: 世艺网

  谈到艺术社区,不能不提的便是纽约。在艺术家必去的十大胜地中,纽约位居榜首。其实,就算是作为一个对于艺术不甚了解的门外汉,你可以不知道欧洲艺术的源远流长,可以不了解各个艺术流派的细枝末节,但是你一定听说过SoHo、东村,甚至是威廉斯堡。据纽约市旅游会展局中国办事处公共关系经理郑文卿介绍,纽约是文化的聚集地,人们形容以纽约为代表的美国艺术“面貌繁多,千变万化”。

艺术在迁徙中生存

据郑文卿介绍,目前在纽约有近10个大小不一的艺术社区,其分布特点是以曼哈顿岛为最早、最集中,随后向其四周扩散。

最早的艺术社区之一格林威治村,位于曼哈顿下城西部。上世纪初,从格林威治村掀起的波希米亚风,刮遍了全美、全世界,至今仍有余响。50年代随“垮掉的一代”,格林威治村的影响力达到历史高峰。但到了70年代开始,格林威治村开始走了下坡路,艺术场所被时髦高档的餐饮业、服饰店占据。而在这期间,艺术家们并不愿意轻易对商业低头,他们搬到SoHo去开辟自己的新天地。然而SoHo的艺术市场发展似乎更为蓬勃,房租随之猛涨,画廊与艺术家不得不另觅新址。东村、切尔西区、诺利塔都成为艺术家们新的寄居地。甚至许多艺术家跨河来到对岸布鲁克林的威廉斯堡,找到新的落脚点。而皇后区长岛市房价低廉,近年来也吸引了许多艺术家进驻,都是采用工作间兼住家的形式。

这种艺术社区的扩散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其逐渐商业化和抵抗商业化的过程。有的人说艺术可以洗涤铜臭的味道,但不可否认的是,艺术家们无形中带动了商业的发展,这也是纽约艺术最显著的一个特点。但是在商业发展、房价上升的同时,艺术家们便只能另辟他所。郑文卿这样形容道,“生活在纽约的艺术家,如同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历经一波又一波的迁徙。许多爱好艺术的人千里迢迢地来到纽约也一定会沿着纽约下城一路走来,感受艺术迁徙的脚步。”

艺术在聚集中丰富多彩

艺术社区的逐渐增多,让美国的文化艺术变得愈加丰富。郑文卿介绍道,纽约的艺术社区都有各自的风格,个性非常鲜明。以格林威治村和东村为代表的几大社区,它们代表了美国的反主流文化,穷困潦倒的艺术家们给这些地方带来了激进与反叛。在格林威治村,亨利·詹姆斯、艾伦·波在这里写下他们的名著,摇滚民歌手鲍伯迪伦在这里唱出60年代的反叛之声“像一块滚石”;影坛实力派明星罗伯特·德尼罗和艾尔·舶西诺也都是在这里的小剧场初试啼声。

东村在反叛不羁的格林威治村东面,这里有着更加激进的青年文化,有嘶哑呐喊的朋克精神,有独特神秘的文身传统。而这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这里激进、绝望的朋克文化。东村的CBGB俱乐部曾经是朋克音乐的圣地,艺术家们在这家俱乐部里四处活动。其中,著名的朋克女诗人Patti Smith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她敏感颓废和暴躁的艺术性格在当时十分引人注目。

提到翠贝卡,人们可能首先想到是的女性时尚品牌,然后便是翠贝卡电影节,实际上翠贝卡是曼哈顿一个区的名字,成立电影节的初衷是为了恢复这个区的元气。现在该区已经与电影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了一个扶植新进导演的摇篮。此外,切尔西是230家画廊的聚集地,SoHo包含着各样独特的抽象艺术。每个角落都蕴藏着独一无二的氛围,这也许就是纽约艺术如此著名的原因吧。

不只是SoHo

据记者了解,在多数中国游客的印象中,对纽约艺术社区的了解还仅限于SoHo。而郑文卿也告诉记者,这些年来,SoHo也越来越成为全球游客的旅游景点,而其他的一些艺术社区,人们其实并不清楚,甚至根本不知道。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许多游客来到SoHo其实更多的是被她的时尚商业气息所吸引。从曾经的万亩地狱,到现在的“艺术家的天堂”,SoHo已经发展成了集居住、商业和艺术为一身的一个完善的社区,拥有特色酒吧、高档时装店、艺术画廊和个性化的家居装饰品店等。

郑文卿表示,其实纽约的艺术社区已经不能仅以SoHo做代表了,社区文化的不断发展还在不停地孕育着新的艺术以及新的艺术家。而在某个艺术社区还没有接触到太多的商业化气息的时候,实际上正是艺术家们创作激情和氛围最好的阶段,这个时候才会吸引更多真正喜好艺术的人来感受。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庆祝开放50周年
· 纽约收藏家亚当·林德曼(Adam Lindemann)
· “透视伊朗”纽约展览一票难求
· 纽约极具挑战性展览——透视伊朗
· 五月当代艺术纽约拍卖表现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