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看德国当代艺术家格奥尔格·巴塞利茨的绘画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7-06 10:00:56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  作者: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陆琦

格奥尔格·巴塞利茨

(Georges Baselitz)

曾以格奥尔格克恩(Hans-Georg Kern)为名,由于他于1938年出生在东德一个名为巴塞利茨的小镇,并且在东德长大,后来(1961年)他以出生地的镇名为自己的名字。1956年在东柏林的视觉与应用艺术学院学习,不久,他迁往西柏林,1957—1964年在西柏林的艺术学院学习,1963年举办首次个人画展。1978年受聘为卡尔斯鲁厄美术学院教授,1983年受聘为西柏林艺术学院教授。目前往来定居于德国的德内堡与意大利西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因佩里亚市两地。

山雕 1972年 油画

德国的绘画整体上一直以表现主义风格影响世界。上世纪3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出于对传统绘画的反感,仅以所看到的和感知到的东西,通过扭曲的造型与浓烈的色彩,体现了某种朦胧的创作冲动,探究一种重主观表现的视觉形式,唤醒人们对有机生命、真实之美的感知。后因抽象主义的冲击而衰微。上世纪80年代德国的表现主义又呈回归趋势,被称为“新表现主义”。它的产生也是对装置艺术的反对,是对抽象艺术、波普艺术和大众文化为标志的“美国模式”的反对,重新回到造型、回归具象,强调激情的表现,让过去的形式复活,即是对传统表现主义的延伸,又有叛离精神。其代表人物就是巴塞利茨。

拾穗者 1978年 油画

巴塞利茨在东柏林的视觉与应用艺术学院学习绘画时,曾以“社会政治上的不成熟”的名义被驱逐出学校,后经申请得以转到西柏林美术学院继续学习,但他发现当时的西德画坛完全沉迷于巴黎画派的抽象主义和点彩派之类,于是愤然同这种与其在东德所接受的教育背道而驰的绘画方式进行抗争。他的导师汉恩·特里尔,是一位抒情的抽象画家,从超现实主义继承了心理潜意识的画风,并且固执地认为表现形象是错误的,并以此为标准给予巴塞利茨指导。但是,巴塞利茨仍坚持以人物形象来传达感情,他强调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形象,明确地用形象作为对抽象主义的反驳,从而中断了抽象艺术在联邦德国的直线发展,为德国新绘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赢得了德国新表现主义先驱的地位。

1964年,巴塞利茨开始画笨拙粗鲁的农民、牧人和猎人。1965年,他创作出一种颇具表现性的人物画风格,将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在被焚毁的德国土地和风景上重现出来。同年,去佛罗伦萨的罗马别墅进行为期6个月的艺术研究。在那里,他被意大利的样式主义所吸引,样式主义的变形手法引起了他的共鸣,就连样式主义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也令巴塞利茨深深着迷。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作后,他开始对绘画的纯粹图像因素感兴趣。《母牛》(The Cow,1969年)描绘了在焦黄原野上的一头被截成两节、遍体鳞伤的母牛,象征了战后本已满目疮痍的德国,分裂后更是雪上加霜。色彩由红黄蓝黑色调组合,表现出沉郁悲怆的氛围,表达了艺术家内心的激愤与呐喊。

从1969年开始,巴塞利茨采用一种更激进的手法,把画面的物象倒置。他说:“为什么我不能将物象颠倒呢?绘画是为了表达人的精神,正是这样,我可以把奶牛画成绿色,把人物倒置。”物象倒悬后,人的视觉改观,形成新的审美视角,不但很容易吸引观者注意,而且人物在这里变成了纯粹的图形,叙事性和象征性被剥离。正是这样,他从传统的观念中释放出来,同时也用这种方式,抵制了抽象主义。此后,巴塞利茨的创作几乎全是颠倒翻转形式的画面。

母牛 1969年 油画

狂烈粗厚的笔触,画出扭曲的倒立物像,而凝结其中的则是埋藏在他内心深处那挥之不去的关于二战的恐怖记忆。上下颠倒、方向错乱,正是他对战后分裂的德国,由于社会解体造成的价值观瓦解、人性歪曲,所提出的反省和批判。画中的扭曲变形的形象,传达着艺术家对历史与社会现状的不满和讽刺,映射出人类的复杂处境。

虽然巴塞利茨的画大都是颠倒的,但画面的力量感十足。他采用表现主义的技法,通过形式上的强调,物象脱离了物象本身的束缚,使得色彩的冲击力得以提高,引发观者对色彩而不是对内容的关注。《拾穗者》(The Gleaner,1978年)与米勒作品同名,巴塞利茨却采用了与之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暖色系的红与冷色系的蓝,再次形成一种对比:大红的色彩,如同星火燎原;蓝、白,起到平和稳定的缓和作用,黑、褐与墨绿色围绕着天空和倒置的人物,画面的处理上似乎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形象与其画面空间极不和谐,密封的空间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朝着形象压来,使人观之大有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加上粗犷的笔触,形成了一种狂乱和压抑。巴塞利茨的画,是他童年记忆的一种召唤,是痛苦的战争烙印、是另一种生命的感怀。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巴塞利茨渐渐为世界所熟知,多次应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和卡塞尔文献展。2003年,他的作品来到中国,在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获得最佳作品奖。

自2005年起,这位已近古稀之年的老艺术家开始了一个新的实验:重画自己早期的重要作品。不同的是,过去带着愤怒的激情而画,如今被赋予了一种新的面貌。1972年原作的《手指画—山雕》(Mountain Eagle)(250×180cm)到2005年重新创作的作品有300×250cm之大,山雕的颜色由阴郁的黑灰,变成了明快的红褐色,背景也由风云涌起变成了放射状的蓝色光点。第二稿很明显与第一稿不同,画幅更大,“光”被引入色彩之中,色彩在新作品中明亮起来,几乎是欢快的,一扫过去的阴霾,画面在光的闪动中产生了一种美感。这也是近年来巴塞利茨的作品的变化趋势——色彩趋于明快,画面走向纯净。新表现主义所强调的带情感去写生、用笔快速的特点,在这里被进一步强调,颇像中国的写意画,又有涂鸦倾向,反映了艺术家当前的心态,更是其人生的阅历在画面上的折射。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