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破解中国艺术的“密码”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2-01 09:28:26 | 文章来源: 华尔街日报

特瑞斯巴塞洛缪(Terese Tse Bartholomew)正坐在亚洲艺术博物馆(Asian Art Museum)的咖啡厅里,这时一个朋友走过来请她在其新书《隐藏含义:中国艺术的象征手法》(Hidden Meanings: Symbolism in Chinese Art)上签名留念。朋友说他很喜欢读这本书。

“这本书不是用来读的,”巴塞洛缪说,“它是本字典,你应该去用,它读起来太无聊了。”巴塞洛缪是亚洲艺术博物馆的馆长。

事实上,这本书是亚洲艺术博物馆最近举办的同名展览的目录手册(展览截至2006年12月31日)──它也是巴塞洛缪四十年来对中国装饰图案寓意的研究成果。

这本书也决不会让你感到无聊。举例而言,一只清代盘子上绘有形态各异的三只蝙蝠以及结满桃子的枝条,它的寓意是“多福多寿”。中文中有很多同音字,因此以图寓意的双关也非常多。蝙蝠的寓意是“福”,也就是福气的意思。桃子的寓意是“寿”,也就是长寿的意思。

“这些物品都是用来送人的,”巴塞洛缪解释说。展览陈列了中国明清时期(1368年到1911年)140多件瓷器、玉器和织物。“中国人相信如果身边有这些吉祥的物品,那么自己一定能事事如意。”

巴塞洛缪出生于一个亚欧联姻家庭,在香港长大,可以说英文和广东话。孩提时她就接触到中国传统的双关语。如果她打碎了花瓶或饭碗,大人们就会说“碎碎平安”,也就是“岁岁平安”的意思,因为“碎”和“岁”同音。

1962年,巴塞洛缪到美国上大学,随后又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攻读硕士。

“我本来想学习版画,”她说,“可我家里有10个兄妹,而我是老大。父亲说,‘学版画怎么能资助你的弟弟妹妹上学?’”

就这样,她转而学习艺术史。刚开始她觉得很无聊,直到有一天,教授开始讲授圣母与圣子图中的象征手法。

“老师讲象征手法时,我正昏昏欲睡,”她回忆道,“但它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因为我很好奇,如果看到一幅画,我总想知道它到底在表达什么意思。”

巴塞洛缪去图书馆查看有没有关于中国艺术中象征手法的书。图书管理员向她推荐了唯一的一本相关图书──1928年出版、日本学者Nozaki Nobuchika着的《吉祥图案解读》(Explanatory Notes on Auspicious Designs),这仍是该领域的经典读物。

巴塞洛缪想写一篇关于中国艺术象征手法的论文,但在学校里找不到合适的指导老师,因此只好转而写中国青铜礼器的论文。“这个题目十分无聊。”她说。1968年,她幸运地得到一份夏季实习的工作。埃弗瑞布朗达奇收藏馆(Avery Brundage Collection,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前身)在寻找实习生,三个月的工资为250美元。“我们简直是廉价的苦力。”她说道。

实习结束后,她成为正式员工,负责印第安艺术区。

在得知巴塞洛缪对中国装饰艺术的兴趣后,馆长鼓励她利用馆藏继续这方面的研究。

“研究这些东西是我的嗜好,”巴塞洛缪说,“那时我们的时间很充裕,每天我都去库房看一件作品,试着找出它蕴含的寓意。”

巴塞洛缪一边观看展览,一边讲述着中国艺术中常见的几种象征手法:铜钱代表财富,松鹤代表长寿,龙代表权力,石榴代表多子多孙。

然后她开始解释那些更为复杂的画面寓意。五只蝙蝠代表着五“福”临门,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一只倒挂的蝙蝠意味着福气已经降临,因为“倒挂”的“倒”和“到来”的“到”是同音字。

一个画满红色蝙蝠的葫芦瓶(葫芦本身就是丰收和好运的象征)寓意“洪福齐天”,因为“红色”的“红”与“洪福”的“洪”同音。

两年前,巴塞洛缪开始将数十年的研究成果编辑成册,并筹办展览。“我没有想到自己能够编写字典,”她说道,“编写字典需要很强的恒心和毅力,而我最欠缺恒心。不过我总算跌跌撞撞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这本书凝聚了巴塞洛缪全家的努力。巴塞洛缪自己描绘图形,解释其中的含义。“这是本很漂亮的书,”她说,“我喜欢其中的绘画部分,写作对我来说是种折磨。”

巴塞洛缪的女儿是个平面设计师,她负责为那些图形着色。(“我女儿为博物馆省了1万美元。”巴塞洛缪说道。)巴塞洛缪的丈夫是个植物学家,虽然他是美国人,但会说中文普通话。他负责检查书中所提到植物的拉丁名称是否正确。(“我对他说,你必须为这本书做点什么,不然大家会认为书中的疏漏都是我的错。”巴塞洛缪说道。)

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巴塞洛缪说她对破解中国艺术象征手法的兴趣丝毫未减。

“这本书只是揭示了冰山一角,”她说,“总有一天我还要写一篇关于中国饮食文化象征手法的文章。”

Michael J. Ybarra

下一页英国艺术市场独善其身
上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