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观点

摄影史中不会给“领导”留位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1-18 13:12:33 |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桑玉柱

桑玉柱回应被取消摄影金像奖获奖资格

摄影界竟有“领导”潜规则!

“角度啊、取景啊都是我决定的,照片是在我的指导下创作的,但人家也付出努力了,我作为领导必须鼓励下边的人,我们就达成一个‘潜规则’。这些照片,下边人可以拿去在省里发表、参展、评奖,但我需要拿着在国内参展、出书。我觉得这是充分体现了和谐、体现省摄协凝聚力的创作方式。”

——桑玉柱回应被取消摄影金像奖获奖资格

“组织做出的决定我肯定要接受,但我从心里认为这种创作方式没有错误,我问心无愧。”远在吉林的桑玉柱昨天对于他被取消获得的金像奖资格回应说,同时自曝“共同创作”的作品由他个人申报奖项其实是摄影界的潜规则。自从摄影家许林在其博客上引爆“摄影金像奖剽窃门”后,“金像奖涉嫌剽窃”成为了热门话题。昨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官网上正式公布了《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组委会关于取消桑玉柱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资格的决定》,以桑玉柱作品是“共同创作”不符合申报规则为由,宣布取消桑玉柱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资格,收回获奖证书和奖杯并通报其工作单位。

桑玉柱:谁按快门没必要说

对于结果,桑玉柱回应表示,作为吉林省摄影家协会的领导,他到基层去拍照往往得到各方的协助。因为长白山环境恶劣,上山拍照往往需要多人成行,有人扛设备,有人带干粮,桑玉柱也经常同多人一起上山创作,最后的作品就大家分享,有可能按单双号就把底片就地分了。“角度啊、取景啊都是我决定的,照片是在我的指导下创作的,但人家也付出努力了,我作为领导必须鼓励下边的人,我们就达成一个‘潜规则’。这些照片,下边人可以拿去在省里发表、参展、评奖,但我需要拿着在国内参展、出书。我觉得这是充分体现了和谐、体现省摄协凝聚力的创作方式。”桑玉柱说,“作为领导,我也要大度,用我的人格魅力感染大家。”

至于评奖照片到底是谁按的快门,桑玉柱说:“这没有必要说。我的目的就是为大家争光。我觉得带好队伍,为吉林省多拿奖项,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是否会对决定提起申诉,桑玉柱说:“目前组织还没有找我谈话,我是党员,也是摄协成员,我会尽力维护组织形象,按程序走,不能随便说。但我认为我没有错。”

“我在申报前认真读了金像奖的启事,并没有说不可以提交合作作品,只要求作品体现作者的创作水平与风格,我认为这些照片完全符合要求。再说,我提供了20幅作品,只有4幅有争议,其他的作品就都不算数了?”桑玉柱说。

同行:“潜规则”玷污金像奖

与桑玉柱曾经有过交往的上海摄影界张先生笑谈,只要摄影家协会到桑玉柱领导所在之地搞活动,桑领导的买单精神总是体现得分外明白。但即使同样身在协会体制内的张先生依然对桑玉柱的行为鄙夷不已,认为“潜规则”事关道德品质问题,“不管慑于领导权力,还是小兄弟感情,或者就是买下底片,对这种行为的默认,就是对金像奖的玷污。”而金像奖之类的“属于国家荣誉,可能对自身升职有益”。张先生也承认,在上世纪80年代,大家在同一个地点同拍一个题材,然后把底片剪下来大家抓阄的事情也有的,虽说大家水平高低有差别,但心也比较平。而桑玉柱这个肯定是一台机器一个方位拍的。

一位桑玉柱的老同事说:“桑玉柱不是口口声声说‘只要是和影友一起创作的作品,从不自己去参赛’吗?那这次金像奖被人发现问题,他怎么又坚称是与他人的合作作品呢?”

供职于吉林省松原市文联的两位摄影爱好者向媒体透露,桑玉柱“性格不错,也挺勤快,就是一个毛病不好,喜欢购买别人的底片,说是自己拍的”,他们对于桑玉柱这次惹的“麻烦”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小评:摄影史不会给“领导”留位

知耻近乎勇——可惜的是,在桑玉柱先生的回应中,丝毫看不出这一点,相反,这位堂堂省级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在被取消获奖资格后居然大言不惭地大谈什么“领导潜规则”。

所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不管如何,对于此次摄影金像奖的调查依然是意义大于形式:追求社会的公平公正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但在权与利的漩涡中,这些所谓的金像奖其实早已与艺术的初衷相距甚远,摄影史中不会给创作这些“作品”的领导——无论是处级还是局级——留下什么位置,“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相关文章
· 被摘摄影金像奖后 桑玉柱首次回应:我没错
· 桑玉柱不满金像奖资格被取消 曝摄影界潜规则
· 摄影金像奖取消疑雾未散 "合作说"引发质疑
· 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桑玉柱获奖资格被取消
· 郭锐:反思“金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