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观点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彭德:批评应当图文互动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6-24 23:49:53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彭德

批评文本的样式可粗分为两类:随感式的即时批评,点到为止;教科书式的批评条分缕析,逻辑严密。这两类批评以往一概采用纯文字文本,同文本发表的技术手段有关。它使得批评文章不得不用文字去描述作品的构图、造型和色彩关系。到了纸质传媒普及的21世纪,特别是互联网成为批评的快递手段之后,纯文字的批评文本显然已经过时,注重时效的即时批评尤其明显。

首先排斥纯文字文本的是画家。有位画家用两个字评价当代社会:话痨。用这个说法形容美术批评,可谓一针见血。尽管批评界一直在努力改造现成的批评模式,但成效不大,为什么?系统出现了故障。在批评、传媒、书刊、出版、教育这个连环套中,人们通常只能无奈地套用现成的模式。如果换一种新模式,将会引起写作习惯、编辑习惯、印刷与出版习惯的顽强抵制。话痨的形成有一些外在的原因,比如文人过剩和市场过热导致表达的竞争。中国的美术刊物有上百种,竞争造就了批评文本的两种倾向:一是追求深奥,一是追求博大。批评家对此都下过功夫。美术很直观,把它说得拐弯抹角却成了纯文字批评的本事,以致文章不长会被认为缺少学术分量。《庄子·骈拇》用多余的骈拇讽刺过这类现象。骈拇是大拇指旁边的第六个指头,而流行的批评文章往往长着60个指头。此外,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加重了表达的难度。东西方文化内涵和文化形态在很多方面互不兼容,又不得不通融,使得表达变得复杂,也使得探讨美术批评的新模式具有时代意义和跨国意义。

建立新型的美术批评模式,绕不开文字与图像的关系。以往的文字和图像呈现出下列三种关系:一是从属关系,文字是图像的说明词,或者图像是文字的附庸,所谓“附图”。二是并列关系,比如中国古代的图书《山海经》、《本草经》、《禽经》、《宅经》,有图有书。图文并置是中国的传统文体,它可以成为新批评模式的参照。三是互补关系,互补是两者不即不离,如同曲艺中的双簧,表演中的两人必须同时在场,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如同古代的一些题诗画,图与文的关系若即若离、相得益彰。元代任仁发《二马图》,画一肥一瘦两匹马。肥马比喻贪官,瘦马比喻清官。作者自题:“世之士大夫,廉、滥不同而肥、瘠系焉。能瘠一身而肥一国,不失其为廉;苟肥一己而瘠万民,岂不贻汙滥之耻与!”这件作品,可视为一种批判文本。华君武有一幅漫画,先画一株树干,然后不断地节外生枝。作者自题:“不是画树,而是画某些人作报告。”图文结合还可以形成包孕、互渗、连缀等关系,形成比文字修辞格更多的格式。连缀关系类似于互联网中的“相关链接”,可以罗列出很多相关的文字和图片。所谓互渗,是指文字、图片在内容上的相互支持,在结构上彼此依存。这种图文互动的文体,文字或图片都不必自成系统:文字部分可以是跳跃的、不连贯的,图片与图片可以是不相干的。包孕而互渗的关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生发。它比分工明确的双簧更加复杂微妙,可惜还没有被人研究。只有探索新型的图文互动样式,才有可能切合当今的传播媒介。个人电脑的内存由80G变成80T(1T即1000G),技术上已不成问题。这将会使图像库如同字库一样,输出输入变得便捷。批评还可以采用不要文字的极端形式,用图片和符号编排而成。

《HI艺术》创刊号赵磊《秋拍光荣榜》的题头照片《慌慌张张的秋拍开始了》,拍的是拍卖会参与者们等待和张望的画面。当照片与文章标题并置时,传达的信息显然是市场波动造成了当事人的情绪波动。这种配合比一版分析艺术市场行情的文字更有穿透力。

需要指出的是,图文互动中的图片必须具有图片意识。普通摄影图片孤立地呈现时,只有图像志的意义,体现的只是时间、地点、物象或人事;有图片意识的图像含有画外之意,或者在特定语境中能派生出画外之意。数年前,《江苏画刊》发表过一篇评介人体画展的文章,配图是一幅写实人体画的展出场景,场景中有个干部模样的人在斜眼凝视人体。这幅照片体现出摄影家的图片意识,它使得画外有话,能直观地揭示国人对人体画好奇而又忌讳的文化心态。这样的照片胜过一篇堆砌社会学和心理学术语的长篇大论。在传统的刊物中,图片的功能通常只是“立此存照”,缺乏让人回味的图片意识。

科书式的纯文字的批评当然不会终结,不过,纯文字批评的篇幅越长,读者越少,最终只能成为极少数专家查阅的读物。即便是教科书式的长篇大论,也可以采用图文互动的模式,它会使表达和阅读都变得直观与明晰。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反思美术批评市场化
· 易英:中国90年代的美术批评
· 客观纪录与主观责任——以“纪录片”为题谈中国当代美术批评与报道
· 2008中国美术批评 建设发展稳定却显得缓慢
· 美术批评何以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