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观点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伪当代”与“伪现实”主义的“合谋”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3-20 15:24:48 | 文章来源: 新浪读书

  1、何谓“当代”?

  近年来,当代艺术出现的种种弊端被各种保守势力抓住以后,伺机对其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全面的诋毁与否定。在笔者看来,我们首先应敢于肯定当代艺术所取得的成果,如打破了过去官方一元化的艺术创作机制,捍卫了艺术的自由意志,激发了艺术家创作的主体性,推动了艺术创作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当代艺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如审美趣味的媚俗化和表层化、艺术创作中的策略化、艺术市场中的泡沫化,特别是架上领域图像化、符号化绘画的泛滥,等等。

  目前,在阻碍当代艺术进一步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伪当代” 艺术的存在已不容小视。在甄别什么是“伪当代” 艺术前,我们首先需要厘定“当代艺术”这个概念,因为这个概念在当下已经泛化,而泛化的根源在于缺乏一个相对完善的艺术标准。因为没有相对明确的标准,最终就会形成“伪当代”和“伪现实主义”其乐融融的局面。

  一般而言,“当代”一词具有时间上的指向性,即可以将“当代”理解为当下的、目前的,以此与“过去的”、“传统的”相对。按此理解,所有当下创作的作品都可以称作是当代艺术。然而,从美学和文化学的意义上切入,“当代艺术”则有双重的意义维度。譬如,在西方艺术史的情景中,反现代艺术的美学特征是当代艺术出现的先决条件:其一是反对现代主义的精英主义观念和既定的艺术表现方法,追求不断的创新和反叛,崇尚原创性的个体价值;其二是颠覆建立在形式叙事上的现代主义传统,力图消解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鸿沟,主张艺术返回到社会现实之中。于是,西方美术界习惯将60年代波普、极少主义等“新艺术”的出现作为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在时间上的分水岭,并依据文化取向和美学诉求的异同将19世纪中期到抽象表现主义这个阶段的艺术称为现代艺术,将波普、极少以后的艺术则称为当代艺术或后现代艺术。然而,在中国美术界,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这两个概念并没有被明确的界定。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各种艺术现象,当中国的艺术史家和批评家们对80年代和90年代的艺术进行划分和界定的时候,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不一致的:一种观点是将80年代的艺术看作是现代艺术,90年代的则理解为当代艺术;另一种观点是直接将过去三十多年间出现的艺术看作是当代艺术。当然,还有一些划分是以艺术现象或艺术风格为依据的,如“理性绘画”、 “政治波普”、“新生代”、“卡通艺术”等等。由于始终没有定论,所以围绕“当代艺术” 这一概念的讨论就必然取决于论者对其所做的界定。就笔者而言,当代艺术是区别于学院艺术的,尽管它也追求语言表达的当代性和形态上的多元化,但并不是以现代主义的“形式先决”作为其存在的前提,相反,它关注当代人的生存状况,其文化和艺术观念表现为,艺术要介入现实,反思现实,批判现实。

  2、“伪当代”艺术的两种类型

  假定笔者对当代艺术的界定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话,那么鱼目混珠的“伪当代”艺术便容易被辨识出来。所谓的“伪当代”艺术,就是指那些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和不断复制的、直接以进入艺术市场为目的的艺术。尽管它们在形式语言的视觉表达和个人风格的营建上与真正的当代艺术有着某种相似的外观,但“伪当代” 的作品却丧失了当代文化的精神指向性,以及介入当下文化和社会现实的能力。

  以目前的油画领域为例,大致有两类作品可以被看作是“伪当代”的。第一类是“泛政治波普”的绘画。简言之,“泛政治波普”就是艺术家将90年代 “政治波普”的创作方法策略化:泛化政治主题,强化作品“反讽”和“调侃”的力度,推崇艳俗的审美趣味。之所以说“泛政治波普”是“伪当代”,就在于“政治波普”和“泛政治波普”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一种前卫,后者却是媚俗;前者具有特定时期的文化批判精神,后者却直接以一种迎合“后殖民”趣味的创作策略体现出来。当然,这并不是说当代艺术家就不能创作与政治有关的主题,不能对当代的政治生活进行批判和反思,而是强调“泛政治波普” 的出现是源于艺术家在资本的利诱下,利用具有意识形态的政治主题直接以迎合西方的后殖民趣味为目的。因此,“泛政治波普”完全不具备文化和精神向度上的反思能力,其策略化的创作终究无法掩盖其与生俱来的“伪当代性”。第二类“伪当代”则是当下泛滥的图像式绘画。图像式绘画在中国的大规模出现实是“政治波普 ”和“艳俗绘画”的衍生物。一些批评家指出,由于中国当代社会进入了图像时代,这自然为“图像转向”和“图像式”绘画的出现提供了某种社会学的依据。尽管我们不能否认图像社会确实对当代人的视觉观照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并不能得出“图像时代”的来临必然产生图像式绘画的结论。当然,另一些批评家所持的观点是,“图像式”绘画更能直接地呈现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然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图像式”的绘画真能反映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吗?当然不能!在笔者看来,从“画照片”到“生产图像”,所涉及的主要是创作方法的改变,而并不是艺术家怎样让作品介入当下现实的问题。更何况作为照片或图像化的现实本身就是“二手的”现实,它们与真正的社会现实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在图像式的“伪当代”绘画中,“图像”大多为艺术家的个人符号,是艺术家快速进入艺术市场识别系统的一种身份标识,比如某某是画天安门的、某某是画军人像的、某某是画假山的、某某是画瓷器的,等等。一旦“图像”标识在商业化市场中被确立,艺术家便可以一劳永逸地复制它们。所以,在“伪当代”的诸多类型中,“图像式”绘画是最隐蔽的,也是最具策略性的。

  3“伪现实主义”的策略?

  既然有“伪当代”,那么什么又是“伪现实主义”的绘画呢?所谓的“伪现实”就是既不同与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如库尔贝为代表的),也不同与“党性”(布莱希特式)的现实主义,相反是一种立足于学院艺术基础上的,以一种媚俗化的审美趣味进入艺术市场的艺术类型。“伪现实主义”大致可划分为两类:第一类作品继承了学院的写实传统,拒斥现代主义的语言,相反推崇古典的审美趣味,强调写实语言的纯粹性和正统性。这类作品在题材上大多以表现偏远农村和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为主题。尽管这类艺术家仍强调艺术要反映社会现实,但他们对农村和少数民族生活的表现却是站在都市文化的立场对落后的农村文化进行俯瞰和猎奇之上的。换言之,这类作品缺少农村文化那种原生态的生命力,相反,艺术家赋予农村题材太多想象,借此来满足西方买家对中国农村的浪漫想象,以及部分港台、东南亚华裔收藏家对大陆生活的怀旧情绪。同时,部分艺术家对农村女性题材的表现仍无法掩盖作品内部潜藏的“男性中心主义”视野。不过,这类创作方式有它内在的发展脉络。20世纪80年代中期,四川“乡土绘画”的没落导致一批“乡土风情主义”作品的出现,特别是当时一批表现西藏风情的作品赢得了艺术市场的青睐后,这种将农村和少数民族生活进行浪漫化、唯美化的方式便逐渐成为了一种风尚。之所以说这类作品是“伪现实主义”,就在于这部分艺术家对农村题材的把握在文化观照的方式上是虚假的,其创作的动机就是源于海外藏家对“东方风情”的热衷,而“现实主义”无非是这类作品献媚于市场时穿着的美丽外衣。

1   2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顾振清:艺术就该各搞各的?
· 朱其:当代艺术为什么暴跌?
· 冯骥才:文化的事,要按文化规律办
· 中国民营美术馆的现实与困境
· 艾未未:带着态度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