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尔街日报》罗列的“2009年十大预言”中,与“华尔街再收缩25%”和“麦道夫称自己疯了”。同时出现的,还有“2009年表现最差的全球市场将是当代艺术品市场”。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投资者们可能会反驳说:“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预言。”它加剧了人们的担忧:别指望2009年能卖出什么好价钱。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表现让投资者们感到非常失望。从2008年秋拍开始,包括油画、雕塑在内的当代艺术品,扮演了“大输家”的角色。香港苏富比的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成交率只有35%;香港佳士得的亚洲当代艺术夜场拍卖,成交额比春拍下降了64.3%;中国嘉德的油画成交额,比春拍下降了77.5%。各种评论性文章见诸大小报端,舆论惊呼:这恐怕是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当代艺术品市场表现最糟糕的一次!
国内一些艺术机构倾向于从价值体系的角度,解释当代艺术品价格为何开始剧烈调整。主要观点是,多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体系一直掌控在西方国家手中。海外资本在短期内拉动某些艺术品的急剧升值,并将其标准强加给中国人,国内投资者是被迫跟风。当金融海啸席卷而来,海外投资者有的迅速转移阵地,有的急于变现自己的大宗商品,他们抛售石油、铜和小麦,同时也出卖当代艺术品。另一些阴谋论者,干脆说是西方机构在操控市场,在倾销中国当代艺术品。这些说法也许是事实,但都没有证据。
公平而言,与西方当代艺术品市场相比,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更像是处于“史前时代”。最近两年来,它令人震惊的“伟大兴起”,如此辉煌,是否只是在史前的水平上,一个平凡的行动,取得了一种英雄式的价值?一位国内权威机构的艺术评论家曾说道,几乎全球的艺术投资者对中国艺术都不够了解。他们完全是以看动物的眼光看待中国当代艺术。这种观点有点刻薄,不过笔者相信事实基本如此。
在英雄式的价值死亡以后,投资者们该怎么办?包括油画、雕塑在内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已经接近国内整体艺术品市场的1/3。现在投资者们关心的是,怎样才能让它复活呢?难道还是运用像“史前时代”神话故事那样豪放的方式吗?
被金融危机洗刷过后,那些对极“左”思潮的反讽以及符号化的风格,已经显得有些单薄、苍白。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文化价值体系和思想价值体系,正在等待重建。期待着,感受到当代艺术品表达文化深度与情感价值的能力,而不是政治意识或商业语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