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不规范现象再次引起关注
日前,由文化部主导的中国诚信画廊复查情况揭晓,此前评选的46家“诚信画廊”有7家被取消资格,摘去“中国诚信牌”。这七家画廊是北京嘉瑞画廊、北京华阳艺术画廊、北京嘉维画廊、上海典博画廊、上海东海堂画廊、上海海上山艺术中心、河北保定燕赵画廊。
“诚信牌”须过复查关
文化部的通知称,被摘去“诚信牌”的部分画廊是因为企业经营范围、注册地、法人等重要情况变更,而且未按规定到所在地文化部门备案,部分画廊是因为近年来经营萎缩不符合诚信画廊入选标准而被取消诚信称号。这些被取消诚信画廊称号的企业不得再以诚信画廊名义对外开展宣传和营销活动。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主任助理胡月明表示,“诚信画廊”评选还包含复查环节,即在画廊入选后,文化部门会不定期对其明察暗访,入选画廊名单将公示3个月,一旦有投诉,将进行核查,一出现问题,就列入“黑名单”。前两年上海一家画廊已经接近入选,后因售出假画终未被授予“诚信”的称号。
艺术市场盛行“浮夸风”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评选“诚信画廊”,是因为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的诚信状况不够理想。虽然我国的艺术品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却不容乐观,如经纪人制度不完善,私人交易现象依然存在,制假、售假、拍假纠纷逐年上升,恶意炒作哄抬画价等不公平交易问题突出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市场信誉,也使很多愿意并准备投资艺术品产业的人士望而却步。
胡月明此前也坦言,艺术市场是依靠信誉生存的,在国际上虽然有拍卖不负责拍品真伪的惯例,但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诚信是普遍的商业道德,特别是有名望的拍卖行更是想尽办法来保真,然而我们国内的一些拍卖公司却以所谓的国际惯例为依据,知假拍假牟取暴利。
一位高校美术史教授更是直言,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某些书画家在拍场上包装炒作、人为造市的现象几乎泛滥成灾,通过采取一些不正常的隐蔽操作手段,使完全不具备创作水平的书画家快速炒红或将一般的书画家炒为‘大家’使价格扶摇直上,其实个中真相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除了书画家的诚信,鉴定家的诚信也是一大问题,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艺术品真伪的鉴定标准相对来说比较主观化,并没有普遍客观的标准,因此,在鉴定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容易被利益集团操纵——一些鉴定家受金钱诱惑,将赝品说成真品,不知使得多少收藏者上当受骗,且几乎无处申诉。
重建良知与信用体系
“艺术市场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务之急就是解决诚信危机,具体要做的工作是需要培养一批诚信的书画家、专业机构和真正的艺术鉴赏家,从这一点看,诚信画廊的取消制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一直关注艺术市场的一位学者表示,艺术市场诚信危机的根源还是在于急功近利与浮躁的作风。一个真正具有大境界的艺术家是不会在意一时的虚名的,因为光靠炒作或浮夸只会成名于一时,但时间会撕去他们的伪装。
中国文联副主席刘大为此前曾说:“对诚信的呼唤,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越来越急切的声音。赝品、假画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而我们国家始终缺乏一套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知名艺术策展人陆蓉之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文化部取消部分“诚信画廊”,只要评比是公平公正的,对于艺术市场秩序的恢复是有好处的,“我这些年一直在艺术馆,对市场从不介入,也从未倒买倒卖过画作,但这些年艺术市场太乱了,什么人都可以进入画廊,文化部对当下的艺术市场现状是清楚的。”她认为,诚信危机并不仅仅是艺术圈的危机,而是整个社会的危机,有着时代的背景——和毒奶粉等危害生命安全的食品都是在整个社会诚信缺失的背景下产生的,“做事要讲良心,做经营,诚信是最起码的,艺术市场界与艺术界当然也要讲艺术的良心与诚信,当下最需要的是重建社会的良知。”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诚信危机是个顽疾,但并非绝症,中国艺术品市场能否健康成长,要看其能否克服同样强大的变异力量,随着一些法规的逐步建立,一个真正繁荣的艺术市场依然是值得期待的。(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