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教育

粉画的传承之忧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11-08 14:04:47 | 文章来源: 投资收藏导刊

粉画,与油画、水彩并称西方三大色彩画种,其绘画表现力非常丰富。它作为人类最久远的画种,发现最早的是旧石器时期西班牙阿塔米拉洞崖画,其作画方法取材皆同于粉画。15世纪后画家多用这种画法,达芬奇所绘《最后的晚餐》的习作稿,就是粉画。传入法国后,以粉画绘制贵族妇女肖像曾风靡一时。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各流派画家均多绘制粉画,如知名的德加、毕加索都有不少粉画作品。在国外和港台地区,人们对它的喜爱不亚于油画和水彩。

粉画区别于水粉画,是由于特制的干的色粉笔画在有纹理的纸或布上,直接在画面上调配色彩,利用色粉笔的覆盖和笔触的交插变化而产生丰富的色调。粉画既有油画的厚重又有水彩画的灵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另外,从材料上来讲,它以矿物质色料为主要原料,色彩稳定性好,明亮饱和,经久不褪色。如吉多雷尼(1575年—1642年)的粉画作品,至今色彩如新。

除此之外,粉画还拥有广泛而独特的应用价值。它适于和其他画种在技法上融合,同时也可应用在园林设计、装潢设计、动画场景设计等方面,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形式。例如日本知名动画师宫崎骏就用粉画绘制动漫场景,成稿的效果是其他画种和绘画形式所达不到的。近代新型的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家们也多用粉画材料绘制加工。

1919年,著名的留法艺术家李超士将粉画传入我国,率先举办了粉画展,继而培养和影响了我国第一代粉画家:颜文梁、陈秋草、潘玉良、李咏森以及刘汝醴、卢鸿基、丁正献、连逸卿等。当时,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开设的西洋画课程为油画、水彩画,同时也为粉画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30年代,在老一辈粉画家的影响下,南方一些师范学校、美术学校以及中小学美术课里,粉画成为比较流行的画种。后因战乱等原因,粉画曾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才由于画家们的创作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创作空前活跃,也促使粉画在我国慢慢开始发展。

老一代粉画家颜文梁、刘汝醴、卢鸿基、丁正献等呼吁“抢救粉画”,并在1979年于南京举办粉画联展。1980年2月移至广州展出,同年四4月到北京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受到中宣部、文化部和首都文艺界的高度关注,中宣部和文化部部长黄镇、美协主席江丰为画展写了前言,文艺界刘开渠、王朝闻、蔡仪、常书鸿、戈宝权、柳青等30多位艺术家开了座谈会。王朝闻说:“周总理曾誉昆曲《十五贯》的演出救活了一个剧种——昆曲,可以说粉画联展救活了一个画种——粉画”。1980年北京举办粉画联展以后,文化部顾问、中国美协主席江丰曾提出三项建议:出版粉画书籍;生产粉画绘制笔、纸材料;美术院校开设粉画课。之后上海美术颜料厂研制了粉画笔,浙江温州、湖南衡阳试制了粉画纸。浙江美院卢鸿基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刘汝醴教授均分别为在其学院开设粉画课教授做过不少努力。从事艺术教育的李铁树先生自1954年在徐悲鸿先生的遗作展上看到一幅粉画原作后,就对粉画情有独钟,立志终生追求粉画艺术。20多年后,他举办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个人粉画展,且在15个城市巡回展出,又经媒体的广泛宣传向无数观众、听众播撒了粉画的种子。而后,李铁树积极响应“抢救粉画”的号召,借鉴20世纪30年代粉画曾在师范学院、美术学校以及中小学普及的先例,在其负责的煤炭师范学院艺术系开设了粉画课教学。经煤炭部教育司批准,1984年他开始粉画课实验教学,并得到五所矿务中学的配合开展粉画色彩课教学试验。1986年浙江省博物馆举办首届全国水彩、粉画画展的同时,在博物馆另一展厅举办了煤炭师范学院师生粉画教学汇报观摩展览,并受到观众好评。该项教学实验还在煤炭普通教育研究室的调研材料汇编中发表,题为“中学美术课适宜进行粉画教学”,并在庐山召开的全国普教研讨会发言。他还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著作的《色粉画起步》一书,为粉画艺术的推广普及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1984年全国六届美展首次将粉画设为展出画种,1986年中国美协又首次举办两年一届的水彩、粉画专项画展。这些为粉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使更多的艺术家开始尝试粉画创作。

然而发展至今,粉画在艺术市场的地位却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形成这种局面,并不是因为粉画这一画种有什么欠缺,而是由于为其创造的发展条件和推广宣传的力度不够。在推动粉画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艺术委员会为发扬粉画艺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粉画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和展示平台。然而从历届的水彩、粉画专项画展览的状况来看,粉画的创作队伍仍然过小;从大力抢救提倡粉画的角度来看,这只是杯水车薪。很多专业的艺术家对于粉画还很陌生,误把它认作水粉,而在诸多知名画廊、美术馆、艺术机构中也很少有粉画作品的展示,在拍卖会中竞拍的粉画更是屈指可数。2011年,北京瀚海的秋季拍卖会上,仅有的两幅粉画作品均成功竞拍,其中一幅是四川美院庞茂琨先生的《女人体》,尺寸38×58cm,成交价为7万多元;另一幅是李铁树的粉画作品《女兵》,尺寸24×33cm,最终成交价为8万多。除此之外,李铁树、杭鸣时以及其他多位艺术家的粉画作品也都通过画廊等渠道成功出售。2012年,李铁树的两件巨幅粉画《澎湃黄河水》《祥和长江源》(尺寸220×110cm)被上海七宝艺术馆收藏。从这种种情况看来,粉画在中国的市场价值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然而大多数收藏家们追捧的仍然是当代艺术,这种局面令人担忧。

在中国文联副主席、美协副主席冯远先生为《中国当代粉画家丛书》撰写的序言里褒扬的徐悲鸿、刘海粟、颜文梁等12位对中国粉画艺术有突出贡献的粉画家中,如今在世的仅有杭鸣时先生和李铁树先生。对于粉画的传承和发展问题,一直是两位老艺术家的心病,他们从不曾放慢“抢救粉画”的脚步。

2003年4月,在杭鸣时的积极倡导下,中国美协在苏州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粉画展。时隔8年之后的2011年12月,第二届中国粉画展再次在苏州举办。通过杭鸣时老先生的积极普及和推广以及苏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苏州已成为中国粉画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

而在北方,李铁树也借助社会媒体和多家企业的力量传播粉画艺术。2011年5月,由宁波天一文苑艺术馆、《中国艺术市场》杂志承办的“李铁树粉画全国巡展30周年回顾展”展览期间,80多岁的老先生向有疑问的参观者展示粉画创作材料并讲述基本的粉画知识,令很多观者感动不已。他说:“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尝试,只要尝试了,就一定会对这个画种爱不释手。”同年8月,应众多粉画爱好者的要求,李铁树的粉画巡回展在第二站北京的爱慕大厦拉开帷幕,爱慕集团的主要领导对于传播粉画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将爱慕美术馆设置为粉画的学习基地。在展览研讨会上,更是邀请到了中国美协水彩粉画艺委会秘书长陈坚、华侨大学美术系教授江绍雄、北京文物公司何小平等众多学术专家。他们纷纷表示出对粉画艺术的支持,使李铁树对粉画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如今在中国美术馆对面华侨大厦一二层陈列有李铁树的30多幅粉画作品,其中有多件两米以上的巨幅粉画作品。历来因受创作材料限制,粉画作品尺幅仅在1米左右,而李铁树越古稀之年做出这样大胆的尝试,实在难能可贵,这也是粉画的艺术魅力所在。他还尝试用油画的技艺做出全新的粉画作品,甚至尝试将中国传统水墨画与粉画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李铁树说:“粉画在国内的影响和传播,虽然没有油画、水彩那样既深且远,但因为粉画制作简便,色彩明艳,爱好它的画家,都想动手一试,更因为粉画写景状物的表现能力,不仅不减油画和水彩,其色彩的特异效果——轻柔细腻,和谐清丽,绝非别的画种可以代替。”一字一句透露着对粉画艺术的热爱和对粉画发展的期盼。

然而仅仅靠两位年迈的老艺术家的力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粉画爱好者参与其中,认知粉画、熟悉粉画、传承粉画,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艺术媒体和机构关注粉画、推广粉画。粉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至高的艺术价值、无限的发展前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