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版画家赵宗藻斥美术教育单一:一个老师带一群学生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5-24 10:40:12 | 文章来源: 钱江晚报

【创新】中国气派

我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比较大。中国画讲求含蓄、以少胜多,在画内看到的有限,让人联想到画外的无限,这是中国画艺术上的最高境界。

记:您早年接受传统山水画的熏陶和训练,为什么后来开始版画创作呢?

赵:在苏州美专的时候,我们有同学学习木刻,当时他们都画一些解放前劳苦大众的生活画面。国民党政府看到这些木刻作品比看到坦克还害怕,经常抓人。我的同学也有被抓去的。

在那个时代,木刻创作是要冒生命危险的。

1946年,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举办了抗战八年大型木刻展览,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木刻原作,从前看到的都是报刊杂志上的复印作品。

这个展览让我非常震撼,黑白木刻反映的是战争时期的现实,画面非常强烈,让人难以忘记。后来我到南京上学,政治氛围更浓厚了,运动一个接一个,我也用木刻创作来投入社会。

记:那个时代投身木刻创作的艺术家很多,您认为自己的特色是什么?

赵:文化上第一口奶很重要,我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比较大。中国画讲求含蓄、以少胜多。在画内看到的有限,让人联想到画外的无限,这是中国画艺术上的最高境界。

我创作的版画作品,也追求这种境界,这是“中国气派”。

记:怎样才能体现这个“中国气派”?

赵:比如1955~1956年我创作的《乡干集会》。

当时我们去金华的农业合作社,我住在山坡上,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基层干部从窗下经过,听到他们的脚步声,风里来雨里去。

我的这幅画中,就是一群乡村干部撑着伞,走在雪地上的背影。

因为画中的人没有脸,有人质疑这幅作品避重就轻,偷工减料。但当这幅作品参加1957年莫斯科举办的中国现代版画展览会时,这种简洁中蕴含的诗意,得到了莫斯科专家的赞誉。

记:您认为创作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赵:我觉得是构思。

我有一幅版画作品《四季春》,从1958年开始创作到1960年完成,构思了两年,历时最长。

1958年,我们去嘉兴平湖养蚕的地方采风。那边的养蚕基地规模非常大,场面让人震撼,连蚕吃桑叶的声音都能听见。

当时为了体现农村的技术革新,要创作作品,但下乡多次都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素材。

一直到1960年,我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年养蚕12次”的新闻,突然就来了灵感:全年都在养蚕,那不是“四季如春”吗?于是,我就把养蚕的过程和一年四季的景色融入到同一张画里,创作了这幅《四季春》。

还有一幅作品《中秋》则是构思时间最短的。

1963年我们去舟山,到了海岛上正好中秋,于是晚上就去赏月。结果月亮没看到,却看到了满天的海防探照灯。那一瞬间我想到了一个画面——一个海防战士在海岛上站岗,背景是一轮满月和探照灯。

《中秋》就是这样来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