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中国高中“国际班”走俏 专家建议加强监管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3-25 10:44:35 | 文章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3日电(记者 张莺 丁静 俞菀)朱简奕娴就读的是广西高捷加拿大国际学校(CISGG),也是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的高中“国际班”。近日,她写道:“能够来CISGG学习,我十分高兴。”

随着中国各类出国留学规模不断扩大,此类高中阶段“国际班”的规模与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有统计显示,2011年北京16所中学开办了高中阶段“国际班”。因留学教育需求上升,开此类班的地区也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甚至向县域扩展。

广西地处中国南疆,该省此类“国际班”从2011年的0个,发展到如今的8个,分布在南宁、桂林、柳州等地。

CISGG是广西第一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简称“BC省”)海外学校。据悉,该校为学生开设BC课程和中国文化素养课程,按照BC省教学大纲开设,聘请BC省和中国教育行政部门认证的教师用英语授课。

尽管有业内人士表示,“引进此类课程的初衷是为了借鉴、学习”,但很多“国际班”则以申请国外大学为主导方向,较多投入集中在与升学密切相关的科目上,成为另类的“应试教育”。

负责运作CISGG项目的南宁高捷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何锡光介绍,学生修满80个学分可获得BC省高中毕业文凭,文凭获得者可以直接申请世界上所有认可该文凭的英语国家和英联邦国家的大学。

“现在中国有不少低龄孩子出国留学,很难过语言关、生活关、学习关。在‘国际班’读三年,有利于出去以后尽快适应国外生活”,何锡光认为,这给希望出国读大学的中国学生提供了一条新道路。

“出国留学热带来的客观需求,是高中‘国际班’越办越多的主要原因,而审批和监管上的缺位,造成了蜂拥而上、良莠不齐。”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

中国教育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允许探索高中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但不提倡办以送孩子出国为目的的留学班。

专家建议,中外合办的“国际班”应明确审批制度和权限,规定本土学生的招生比例;规范课程设置,明确中方和外方课程所占比例;应该在财务上公开透明。

据悉,上海已经将规范国际课程提上了日程,近期将出台相应管理试点指导意见,明确继续选择优质国际课程进行试点,语文、历史、地理等本土课程必须保留。而黑龙江省则在2012年秋季便加强了对国际课程项目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国际课程项目的布局与规模,规范课程、教材与学籍管理。

就国际班的运作主体而言,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表示:“目前,许多市场机构在从事这样一项工作,但是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化机构难以承担大面积出国的评估训练,应该由非政府组织或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整体和系统的服务。”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