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艺术生说自己的故事:留学不平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8-01 09:43:06 | 文章来源: 北青网

一个曾经是艺术生里的小留学生,一个曾经是艺术生中的落榜生。过去的起点并不相同,但现在他们准备走同样一条道路:不懈地去追求纯艺术。搞艺术需要天赋,但成为艺术家依靠天赋远远不够的,后天的努力同样重要。两位艺术生用他们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艺术生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并不那么轻松,只有“守得云开”才能“见月明”。

艺术生说自己的故事

另面艺术生 留学路不平

扎着长头发,有着十足的“艺术范儿”,举办和参加过近50场艺术展,在国外先后斩获了五项艺术大奖,最近还在国内获得了(今日美术馆颁发)Chris Wain wringht奖。他,就是青年艺术家姜培源。

有着艺术家身份的他曾经还有过另一面经历:身为一名小留学生、艺术生,在英国生活了近10年。为赚取生活费在服装店、餐饮店、超市打过工,厌倦了在国外天天吃比萨的日子后,现在他成为了一名“海归”。

2000年,高中毕业之后,姜培源放弃了在国内读大学的机会。他回忆道:“当年确实是抱着对于未来的幻想和对西方当代艺术的热爱,最终选择了在英国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绘画。”毕业之后,继续选择在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攻读硕士。

两年预科、三年本科、两年硕士,长期的留学生活让姜培源经济上出现了问题。“我是做纯艺术的,只能靠参加展览获奖和卖作品挣钱,但不是每次参展都能够获奖;而且刚起步时,想把自己的作品卖掉也并不容易。”于是,姜培源选择了在英国一边留学一边打工的生活。

“在必胜客上班,工作日要做两到三天的兼职,周末是全职工作,要工作到下午六点钟。”姜培源对这段经历的回忆离不了比萨。他说:“刚开始的时候,特别高兴能够在工作餐里吃到比萨,还能把比萨带回去给室友吃。可是时间久了,天天吃比萨让我对比萨产生了厌倦,以至于对比萨一点兴趣都没有了。”

就是这段吃比萨的留学经历,促使姜培源创作了获奖作品《我再也不想吃比萨了!》。最终,这位对比萨“深恶痛绝”的青年艺术家赢得了以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院长ChrisWain wringht冠名的艺术奖项。

8次高考成就“求艺”之路

2012年7月18日,在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上,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高荣国凭借摄影作品《孪》一举摘得了“刘溢奖”。这部作品讲述了12对双胞胎的故事,他们的年龄均在50岁以上、长相异常相似,但是性格、气质、命运却不尽相同。

颁奖现场,著名艺术家刘溢在点评摄影作品《孪》时更是一度现场飙泪。“这是一部很令人尊敬的作品,一个有关于命运的沉重话题。在这部作品中我看到了一种情怀:没有太多的故意,也不会太保守。”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拍摄出连评委都为之落泪作品的青年艺术家,曾经在艺考的道路上一走便是八年,期间经历了八次高考、七次落榜。

2001年,高荣国第一次冲刺美院,那年老师极力反对、周围的同学更是不认同。“老师要求的是我们的升学率,反对我们报考中央美院。本来还有两个同学一起参考,但是他们都选择了放弃。”高荣国只好孤身一人前往南京,考试中的设计题目他没看懂,之前甚至没有人教过他素描静物绘画,那一年他“没过”。

带着“没过”的压力,高荣国第二年选择了去天津复读,可是当年中央美院设计专业的“考法”突然大变,高荣国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备考了……

2003年,他又去了北京,这次“挂”在了文化课上,他与专业课同名次的学生相比,文化课少了15分。

之后,又是一路败绩: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

前后接连落榜了七次!

高荣国说:“我有六个新年都是在北京度过的,那时候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父母也不喜欢有人谈论起我,自己更是讨厌有人闲聊我的事情。”

凭一股子“憨”劲,2008年,高荣国迎来了他的第八次高考。“这一年,没有进考前辅导班,而是和几个同学一起租个房子画画,考试结果出来,专业课名次不错,文化课也超常发挥。”

高荣国说,经历了七次落榜,第八年考上美院反而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而谈及第八年成功的经验,高荣国只说了两个字:“坚持”。

成功有经验

姜培源:出国留学就要做好一切应做的准备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放弃国内高考,选择去留学,作为一个过来人,姜培源说:“艺考生出国,大都是抱着幻想。我觉得他们一定要对专业有足够深刻的理解,对目标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其实,高中生放弃国内高考,也不是没有好处,比如早一些培养西方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吸收西方的感觉,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同时也能够把握住许多机会。”

作为一家艺术培训机构的老师,姜培源为高中准备去国外攻读艺术专业的学生提出了如下实用性的建议:

一、语言要过关。不过关去国外,既听不懂课,浪费时间,也难以适应那边的环境。

二、选择性地参加英国式的教育培训。英国是如何教书的?如何做出适合英国风格的作品?这些都不是普通培训能够解决的问题。

三、向过来人咨询。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从国外回来,可以多问问他们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

高荣国:成功没有唯一的定义

今年的高考中,也有很多的孩子落榜了,甚至还有和高荣国一样落榜很多次。作为过来人,高荣国说:“艺术生落榜不代表作品不行,每一次考试面对的评委不同,要看评委是否喜欢。艺术没有唯一的答案,成功也没有唯一的定义。”

“一个艺术家的艺术生命会很长,上大学不是唯一的目标,高考只是一个跳板,微不足道。考上大学以后要干什么,也是说不准的事。当然,有条件可以出国,但出国也不是人生最终的目标。”高荣国从未觉得自己很成功,也深知学艺术的痛苦:“压力大是必然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很快静下心来调整轨道。”

高荣国的窍门是:“先要喜欢一件事,当你坚持一件热爱的事情,让其他事都来辅助它便很难放弃。”

“要知道,单纯为名利去做事,艺术生命会十分短暂;有时,只做眼前的事就好。未来的事,喜欢就一定能够做好。”高荣国说。

专家“睛”点:“坚持源于信仰”

著名艺术家谷文达:

艺术不像其他的职业,学生毕业之后能够进入到白领阶层。在艺术院校里,99%做纯艺术的学生都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很多学艺术的学生也因此最后放弃了纯艺术,选择像动画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等非常商业化的职业,而只有真正对艺术有执著信仰的学生才能坚持到最后。在这些获奖的学生当中,他们在从艺道路上都会经历种种磨难,但是作为艺术的创造者,他们必须要面对一些现实性的难题,学生们一定要认识到,原创的艺术作品、先锋的艺术作品要被认可,肯定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

今日美术馆副馆长高鹏:

像大多数海外留学生一样,姜培源的留学生活就是在餐厅打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做比萨、吃比萨、带比萨给室友。现下大多数“海归”面临着一个困境,就是很难在国外起步自己的艺术事业,回国后又往往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其实,那些生活、学习在国内的学生难道就能逃脱这种艰难的境遇吗?并没有,面对毕业,面对工作,面对生活,又有多少艺术生能够坚持下去,并且一直坚持着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文/李一龙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